宇文昭儀也很清楚,自己的兒子才一歲,自己成為皇後,估計兒子活不到成年,東宮那邊怎麼可能容得下,大唐再出一位母親是皇後的皇子呢?
莫說是皇後,就是給個妃位,宇文昭儀都不想要。
萬貴妃又換了一個說法:“宮內事務繁多,不如昭儀助我?”
宇文昭儀想想,這個可以,便回答:“請姐姐吩咐。”
萬貴妃說道:“宮中日常俸儀、年節賞賜,如何?”
宇文昭儀答應了下來。
這活說容易也容易,說複雜也是相當複雜。
宮裡,逢年過節的,銀錢賞賜都有定數,誰什麼身份,誰什麼職司都有標準。一切皆有規則可循。
賞賜的首飾、珍寶之類,卻沒有個定數。
這算是複雜之處。
宇文昭儀回到宮內,翻了冊子之後就先挑了一套珍寶,前隋皇宮中的琉璃盞。
然後在後麵寫上尹德妃的名字。
不過,卻沒急著公布。
等。
幾天後,秦王回長安。
大軍得勝而歸,依禮要從朱雀門入城。
當天,就是大朝會,大唐皇帝大封賞。
秦王,陝東道大行台,加封天策上將,食邑兩萬戶。賜金車、袞衣、冠冕、玉璧。
皇宮內不斷的念加封、賞賜的詔書,一直到第二天都下午才念完。
受賞者,好幾百人。
有人留意到了,在封賞詔書中,似乎少了一人。
國舅,竇樂。
太子李建成準備上疏,卻被告之,大唐皇帝不在宮中,而是親自去送封賞詔書了,去往國舅府。
李建成趕緊就往竇樂府上去。
李淵出宮。
宮裡,馬上就亂子。
借著封賞的這日子,宇文昭儀把那套前隋的珍寶,琉璃盞派人給尹德妃送去了。
尹德妃坐在自己宮內,嘴唇都是紫的。
這是給氣的。
她的父親尹阿鼠哭成了淚人:“女兒呀,之前還說,洛陽城攻占之後,會有一塊非常不錯的田地給我,我開心的就帶人往洛陽去了。嵩山腳下,那可是上上田,我就趕緊劃了一塊。”
“結果呢,和咱家沒關係,那一片全歸了李神通。”
尹德妃看了看手邊的那隻琉璃盞,心中那個無語呀。
若放在一個月前,這確實算是寶物。
可現在,國舅府光是水晶盞就有上百隻,每一隻都比這個精美,前隋的琉璃此時放在宮中,那配稱得上珍寶二字。
尹阿鼠哭了一會:“女兒,秦王運回來好多洛陽紫微宮的珍寶,沒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