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繼續講故事的國舅(2 / 2)

鄭元璹那個氣呀,卻是繼續哄:“那,我給你倒杯茶?”

“算了,算了。根據天文、水文、日照等等,我計算過,有兩處,一處在坐北麵南,南麵是海,距離河道以東,也就是十數裡。另一處呢,坐西麵東,距離河道往南,也是十數裡。”

竇樂隻是客氣了一下,不讓鄭元璹給自己倒茶。

可茶水倒上,他還是樂嗬嗬的接過了過來。

“產量嘛,隨便一搞就能有十萬個兩千斤,好好整,五十萬個兩千斤,這受限於地理、天文、水文、日照等因素,就是累死也,也超不過三百萬個兩千斤。”

這是什麼報數的方式。

直說隨便一搞就是兩億斤不就好了,為什麼要說十萬兩千斤呢。

趙桃葉這時說了一句:“依當下常用的馬車,也就是一馬車二十石,十萬馬車,大概意思就是這樣了。”

“既然位置在這裡,那麼涿郡就應該全部拿下,有必要攻打一個重要的城池。渠陽縣。”

竇樂知道,渠陽就是後世的寶坻。

與廊坊互為犄角,可堵死幽州往海邊的路線,保護鹽場的收益。

李秀寧也聽明白了。

鹽場。

這些天,這些世家的老頭們聊的不是石頭,就是鹽。

不用煮,就用陽光去曬,梯田式,一層一層的曬,最後一層水麵下就會大量的積累厚厚的鹽,雪白的細鹽。

一年兩億斤鹽呢,對於世家而言,其實也沒多少收益。

但若是二十億斤呢。

二百億斤呢。

這比種田收益大多了。

有了收益之後,最大的好處可是北上駐軍,地點可以選在平州,南臨渤海、北依燕山,將來攻打高句麗,進可攻,退可守。

李秀寧心說,舅舅說了差不多一個月的鹽,又是要過海,又是要去瓊州,折騰的一群老頭天天都在說鹽,結果最終的位置,卻是選在這裡。

看來,對高句麗用兵,勢在必行。

二十萬石糧草,僅趙郡李氏就出了八萬石。

唐軍無法連續作戰的原因,不是甲胄不夠,也不是箭頭不夠,也不是火藥不夠,最大的限製,就是糧食不夠。

大戰,總要等豐收,糧食入倉才能開始。

有這二十萬石糧食打底,李秀寧立即再調兩萬精銳,北上渠陽。

然後派快馬,通知李藝的兵馬配合。

同時,四百裡加急,拿竇樂手中的天策上將令,調李孝恭帶洛陽軍兩萬精銳,三萬輔兵前來助戰。

彆說李孝恭是李秀寧的堂兄。

李秀寧在李淵攻下大興城之前,手上就有兵馬十萬,精銳一萬七千人。

現在,李秀寧是大唐身份最高的公主,沒有之一,就是她的姑母同安長公主,也在站在她身後半步,不可平行而立。

再加上,還有竇樂的天策上將令。

李秀寧發出調兵令,李孝恭不敢有絲毫怠慢,把收拾後續的工作轉給其他人,挑精兵良將,速速北上。

防線推到幽州城下?

李孝恭感覺自己的腦袋有點轉不過來,不過,軍令就是軍令。

話說兩邊。

李績拿到了北上的命令,帶著一部分晉陽軍,一小部分蜀軍精銳,然後到了靈州。

靈州守將段操德出城十裡相迎。

入城。

剛進城門,李道宗就看到一張讓人煩的臉。

柴紹。

接風宴連擺盤都沒端上來呢,李道宗就罵上了:“我說尊貴的駙馬都尉,你不在晉陽待著,跑來靈州乾什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