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的事情,大唐皇帝李淵也知道,而且也非常認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
放在邊疆?
依朝堂上看來,多好的呀。
不用打仗的邊疆,就是穩定的邊疆,就是可以一直安全貿易的邊疆。
可士兵們不願意,他們倒是更希望,誰誰,來我們邊疆小城鬨事吧,來呀,來呀。
但李道宗若是去了,這事就相當的不好。
放在長安來守城?
長安肯定是沒戰事的。
李淵不願意。
長安這地方,是要交給親信的人,但卻不能交給宗室。
理由,李淵沒提,竇樂大概也能猜到。
宗室,就會偏向於某個皇子,遠不如外戚更可靠。所以,長安的守備,最合適就是獨孤氏、竇氏的武官。
蕭瑀又問:“國舅,還有何安排。這次前往嶺南,除代天子安撫嶺南,可有何要務?”
竇樂想了想:“種田。”
“了解。”
蕭瑀沒再多問了,因為遼東那邊田地已經種上,雖然冷,隻能種一季糧食,而後種上一季菜為冬天留存,就眼下知道的情況而言,豆子、高粱、麥、粟都長的是極好的,田地確實非常的肥沃。
就鄭家子弟在世家圈內所透露的消息。
室韋人可深交,室韋人會養牛、羊、馬、豬,雖然不太會耕種,卻是很願意賣力氣的,也非常喜歡有一處可以定居的生活,而不是在草原上追逐水草而不斷的遷徙。
契丹人,有一點過於狂野,喜歡打仗超過耕種。
靺鞨人嘛。
半野人,魚、獵為生,放牧都是輔助。
不過也挺好,單純嘛。
一張白紙好寫字。
蕭瑀問竇樂:“那邊,種什麼最好?”
“米,上次在餘杭就提過,要占婆那邊的占婆稻米,說到糧食,好種出好糧。”
蕭瑀:“是這話。”
竇樂問:“兄,可知遼東現在開荒了多少田嗎?”
蕭瑀回答:“依律,當設置郡縣才可核查戶籍,眼下挺麻煩的。”
“如何麻煩?”
蕭瑀:“去遼東的人,九成在原籍沒戶籍。”
“啊!”竇樂是真的意外,九成都沒有戶籍,那是什麼人?黑戶,還是家仆,或者是家奴什麼的,再或者是前隋的登記戶籍丟失?
蕭瑀也沒解釋這事,會有相應的官員去辦,確實挺麻煩。
而且還牽扯到與各世家間一些商討與談判。
他是知道真相的。
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前隋的時候,世家為了宗族中一些收入不高的人不交人丁稅,所以根本就不報戶籍。
而且不是以村為單位,是以縣為單位在暗中操作,上下欺瞞。
為了怕竇樂刨根問底,畢竟蕭家也乾這樣的事情,事實上,竇氏也一樣,瞞報人口,回避人丁稅,這是常見操作。蕭瑀換了話題:“說有趣的事。”
“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