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良是李秀寧的堂叔。
他要死了。
而且肯定是全家死光的那種死法。
李秀寧剛才看到了卷宗,國舅府這邊的官吏調查的非常詳細,拿到鐵證之後才來報告給舅舅。
所以,這事李幼良肯定是有罪的。
但,他是皇親。
這是唯一的一條,能讓他不死的理由。
皇親?
李秀寧對這位堂叔沒什麼太多的記憶,是自己爺爺六弟的兒子,父親起兵他也沒幫上什麼忙,反而因為其殘暴被朝中官員彈劾過。
眼下,他竟然敢勾結域外番賊,還搶了大唐的商隊,這便有了取死之道。
他該死。
這就是李秀寧的態度。
剛才,提到了滅新羅,李秀寧還沒來及細問,便被李幼良這事打斷,眼下看著舅舅竇樂要去處理這件事情,便也沒急著問。
李幼良這事,竇樂確實需要處理。
很快,竇樂找到了正在吵架的三個老頭。
他們吵架的原因呢,竇樂心中是暗爽的,因為眼下太原王氏所有的投資中,有接近百分之八十都開始有收益了,而其餘幾家卻暫時沒看到多少回本的錢。
吵架嘛。
吵吵更健康。
竇樂搬了一把小椅子,抱著一隻椰子,坐在一旁聽著。
鄭元璹看到了竇樂,眼神非常的不善:“樂郎,你在看熱鬨嗎?”
竇樂搖了搖頭:“吵架嘛,在我看來有兩種。一種吵架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對方生氣,另一種呢,其實是言辭激烈一些的溝通,所以呢,溝通有益於友誼。”
三個老頭想了想,似乎有理。
鄭元璹一句國粹出口,繼續罵王聃,大概的意思就是,有人生沒人教,你家……
剛罵到這句,崔君肅不樂意了:“鄭兄,此言不合適。”
“為何?”
“你罵的是我姑母。”
鄭元璹想了想,換目標。
結果,罵來罵去,隻要扯到親戚,遠近都和自己家脫不開。
竇樂,抱著椰子,坐在小板凳上,眼睛睜的大大的,看著。
三個加起來超過二百歲的老頭,罵娘也是很有意思的。
不過,竇樂也聽明白了。
鄭元璹罵王聃的核心,隻有一句話,你王家克製一下,不能手伸太長,琅琊王氏、蘭陵蕭氏在這裡開荒種田,你們太原王氏少摻和。
或許是罵夠了,也可能是罵累了。
崔君肅開始把話題轉入正題:“紅河三角州,這是樂郎給起的名,家中子弟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走到近三千裡的路。這裡與江南有幾分相似,江南是大江的三角州,水米豐盛。”
“這裡,有所不同。”
確實不同,這地方用刀割了野草,開了條小路,可沒幾天再回來,草又能長到半人高,長的實在太快了。
還有,這地方的土質是紅土,不同於江南的土質。
“此地,嶺南的稻米不錯,但更好的應該是占城稻。除了種米,最適合的是甘蔗,甘蔗可以變成糖,一畝甘蔗可以變成至少五百斤粗糖。”
王聃表情微變,因為他們這次幫助琅琊王氏最大的投資,就是糖。
在長安,一斤糖,上上等的好糖,相當於至於一百五十斤大米,依糖的品質,最高可相當於二百斤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