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等涼州被圍攻。
隴西李氏,李襲擊原本是去長安的,現在急急的趕回族中,組織人力準備傷藥、糧草、馬車、軍需等等。
他也在等打仗。
隻要這次給予隴西永業軍足夠的幫助,他就好開口占據李幼良曾經在涼州城的一切,然後調李家人搬過去,在那邊開客棧、車行、貨場……
成為西行商隊最大的後勤補給供應商。
就這一項,至少能給數千族人安排活計,換一個小富的生活。
說到小富。
嶺南。
竇樂發現,最近有人在薅自己的羊毛。
而且一個個都發了財,好幾個都存了幾兩銀子了呢。
但是,打不得,罵不得,還趕不走。
人均年齡十二歲,不是姓竇的,就是姓韋的,或是姓杜的,甚至還有姓鄭的、姓王的、姓盧的、姓柳的。
這一天,這群小東西又來了。
抬著一條不知道什麼品種,反正兩尺多長的魚,然後是幾筐也不知道是什麼草、什麼花、什麼根的東西,就來了。
韋玎呢,叫人給了一小筐銅錢呢。
竇樂呢,看著這群小東西抬著那小筐銅錢,找地方換成小銀錠,然後是布匹、普通的日用品什麼的,又往海邊去了。
然後就守在碼頭上。
看漁民誰家出海能帶回來沒見過的魚,或是彆的什麼東西,就用布匹,日用品去換,估計著換回來,就又抬回自己府上了。
竇樂找到韋玎:“咱家雖然不差錢,可是……”
竇樂一開口,韋玎就把竇樂後麵的話堵回去了:“領頭的,小名蛋兒。出主意的,小名雀兒。論輩份呢,一個是你曾孫輩,竇氏的。一個算是你玄孫輩,鄭氏的。雖不是宗家嫡子,卻也是很近的旁支,你和他們計較?”
竇樂給噎的不輕。
似乎,好像,可能。
好吧。
這就輩份,還真沒辦法說什麼。
都曾孫輩了,自己當太爺爺的,為了幾筐銅錢,還真沒辦法開口。
但是。
竇樂怎麼能任由這群小東西薅自己的羊毛呢,曆來隻有自己去薅彆人的羊毛。
當天晚上,竇樂就找到為首的兩個小東西。
竇氏,小名蛋兒,大名竇希瓔。
鄭氏,小名雀兒,大名鄭慎。
兩人在禮節上根本挑出不刺來,畢竟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雖然不是宗家,卻也是旁支中比較大的。
竇樂對兩人說:“想不想發財,又可以積功,在將來入仕前賺點名聲。”
果真,一句話就讓兩人眼睛放光。
竇樂拿出一本書:“番禺,這裡對番商要收商稅、關稅、市稅。還有一項呢,番商來大唐領居住文書,每份文書隻管一年。”
“讀過。”這兩個小東西,年齡不大,倒也是知道的不少,連大唐對番商管理的條例都讀過,很難得。
不過也挺好。
竇樂繼續說:“但是,有些番商卻瞞報了文書的這份錢,來十人,隻報三人。還有一些人原本是番商雇傭的雜役,卻留在嶺南不走了,這些人也沒交人丁稅,也非我大唐子民,還有就是,最近交趾以南,許多流民往番禺跑。”
“一人,獎勵一百文,本國舅說了算,嶺南總管府認這個賬。”
一人獎勵一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