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盎問:“那麼,如何謀劃?”
竇樂:“先去探探路,忍一忍,等新羅幾乎被滅國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個戰線的戰略級基地,或者有一個名正言順對倭島開戰的理由。”
竇樂:“非我族類……”
馮盎:“其心必異……”
劉文靜還問過,為什麼一定要滅新羅。
李秀寧也疑惑過。
而到了馮盎這裡,這類似的念頭都沒有在腦海中出現哪怕零點一秒。
馮盎分的很清,什麼是可以融合的,什麼是注定會獨立為國,隻是因為大唐強大而表麵臣服的。
女兒國可以被接受到臣屬國。
占婆哪怕全部的貴族出來苦求,也不值得半點同情。
因為,他們反複過。
曾經為大隋的臣屬國,大隋一倒,立即獨立,這種牆頭草,還是全員為奴省心一些。
馮盎問清情況後,起身:“樂郎,借親兵一百。”
竇樂搖了搖頭:“不借。”
馮盎也沒說什麼,拱手一禮後,轉身離開。
他要趕緊回番禺,因為出兵的時間很緊,快船已經北上去送信,相信幾天後劉文靜就開始請百濟的扶餘璋邀請倭人出兵。
艦隊要在倭人出兵前,與餘杭水師的一支分隊彙合,再與萊州水師一部船隊彙合。
而且還要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埋伏倭人船隊。
話說兩邊。
快船北上,消息送到李世民這裡,而後李世民又趕緊派人送到劉文靜處。
消息送出後,李世民把長孫無忌、高士廉請來。
“舅舅調嶺南水師全主力北上,就信中的內容,其中炮艦十四艘。”
炮艦,就是新船。
兩舷帶火炮的那種。
麵對普通的木船,隻要這邊船能橫過來,一輪齊射,基本上沒有船還能完整的在射程範圍內。
當下大唐的火炮技術,射程還有些點近,口徑最大也不過是三寸。
船上為了穩定,配的還有兩寸口徑的。
但想一想,即便是兩寸口徑的,也是拳頭大的鉛球,那打在船上,打中就是盆大一個洞。
幾炮就能把普通的木船打散架。
長孫無忌聽完後說道:“倭人,狂妄。而高句麗,卻與倭人也有什麼秘密的來往,就我們得到的消息,前隋攻打高句麗失利後,高句麗把前隋的拋石器送給了倭島,倭島現在也有攻城車。”
高士廉:“眼下,隻說百濟。百濟與倭人,就老夫所知,至少有二百年的姻親史,上次百濟都城被攻陷,還是倭人出兵幫助百濟存活了下來,倭人可以影響到百濟的王位傳承。”
李世民認真的聽著。
高士廉:“近幾年,大量的僧徒逃往百濟,後經百濟前往倭島,倭島似乎有寺廟大興之勢,便是這些僧徒到了倭島的原因。”
李世民聽到這裡:“孤想知道,他們是否有將我大唐的技藝帶去倭島。拋石這樣的工藝,有多少在倭島,一但倭人與我唐軍作戰,會有多少工藝會傷及我唐軍。還有多少技藝會提升倭人的國力?”
高士廉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接話。
顯然,李世民現在心態已經大變,開始思考著國舅府的戰略,已經把倭人當成了死敵。
要被滅國的那種死敵。
李世民站了起來:“無忌,準備一下,我們去萊州,姐姐要見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