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潮重生後第一次主動向學校請了一個兩天的“長假”,在4月1日晚上,獨自一人搭飛機前往羊城,與花城社的工作人員彙合,一同參加由天河購書中心舉辦的“南國書香節”中“青春煙火”書展單元。
“南國書香節”是時隔十年的重新啟動,天河購書中心又是華南地區數一數二的大型書城,因此“青春煙火”書展的規格也非常高。
周五是媒體采訪日和訂貨會,周六是名家講座和公眾開放日,周日則是簽售日。
朱妍玲一見到張潮,就對他說道:“這次很多80後作家會來,小四也會過來,你不要緊張。”
張潮用一個爛梗回答道:“不用擔心,我姓張,叫不緊張。”
朱妍玲看他現在還有心思開玩笑,也鬆了一口氣。年輕作家最怕沉不住氣,遇到壓力特彆容易應激反應,不是胡說八道,就是以言傷人。
韓涵就是典型例子。可以說他30歲以後受到的諸多非議,大部分是為了還他20歲時欠下的“嘴債”。
朱妍玲道:“羊城是我們花城社的主場,這次書展其實我們也有份參與組織。所以有一些便利。我和你說說這次的安排,到時候……”
周五早上的媒體采訪日上,張潮攜著《少年如你》正式亮相,宣布這部小說正式發行。
訂貨會上,張潮則出席了唄塔司曼與花城社簽訂8萬冊《少年如你》訂購合同的儀式,這也是《少年如你》最大的單筆訂單——當然,實際的采購流程早已經完成,今天隻是在媒體上造勢而已。
然後張潮、花城社主編蕭建國與唄塔司曼的中華區總裁溫德華進行了一個有媒體在場的座談會。
溫德華非常年輕,不過35歲,剛從上一任總裁艾科那裡接下蒸蒸日上的唄塔司曼中國區業務不到一年,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溫德華盛讚了張潮的年輕有為和花城社的魄力,並且表示《少年如你》在未來兩個季度都會出現在推薦書單的首頁當中。
由於溫德華不會中文,三人的溝通隻能通過翻譯進行,因此基本都是商業互吹,沒有什麼實際內容。
隻有張潮看著豪華的背景板上,巨大、鮮亮的唄塔司曼標誌,以及在背景板下滿麵春風的溫德華,心中冒出一句話:“塚中枯骨爾!”
這當然不是他對溫德華個人以及唄塔司曼有什麼意見,而是溫德華怎麼也不會想到,今年將是他職業生涯的頂點,2005年開始,唄塔司曼的業務就將一路下滑,最後不得不在2008年,關閉了國內書友會。
訂貨會結束以後,沒什麼事的張潮就開始四處亂轉,本來想打聽打聽小四來了沒有,結果很快聽說因為他最近在司法上有點麻煩,所以不進行媒體采訪,直接簽售。
張潮不禁有些失望。不過路過一家展位的時候,很快被一個顯得很精乾、帶著黑框眼鏡的中年人攔下了,他遞上一張名片,笑著道:“張潮同學,希望以後能和你合作。”
張潮一眼就看出這是鐺鐺網的李國清,不過還是接過名片,假模假式地看了一下。
2004年的鐺鐺網號稱國內網絡圖書銷售霸主——但實際上它的銷量,也僅僅與燕京的西單圖書城這樣一個大型書城相當。不過這就已經占了此時全國網絡圖書銷量份額的40%,說是霸主確實不為過。
所以即使貴為總裁,現在的李國清也要親臨會場,在展位裡為自家企業站台,抓住一切可能的發展機會。
現在正是鐺鐺網高速發展的時期,李國清意氣風發,在今年1月份拒絕了亞馬遜1.5億美金的收購方案,甚至後來亞馬遜提出“1到10億美金都可談”,也被他堅決拒絕了。
可見李國清的心氣有多高。這也是這時國內互聯網創業者普遍的心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