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今我軍新募士兵七千,加上各郡湊來的人馬,共三萬餘。”
“另,購得馬匹八百,糧草齊備,加上甘寧丶淩統二部,也有六萬多人馬,足以收複三郡。”
孫權端坐主位,聽著張昭在下方彙報。
張昭最近雖說被人搶了風頭,有些失寵的味道。
但是唐劍死了,他欠下唐劍的不平等債務也不用再還,想到這裡,他還是高興的。
沒有了唐劍,孫權收複三郡之後,可以直攻廣陵,然後再以廣陵為跳板,北上攻取中原。
張昭也想在這次戰爭中,分到一點好處,所以,就連籌備軍糧招募兵源一事,都比以往利落得多。
孫權聽見糧草兵源足備,可以收複失地,頓時高興得連胡子都翹了起來!
隨後,他看向下方站著的張昭,問道:
“不知子布以為我軍何時發兵為好?”
他這是在詢問,也是在試探。
因為以往每次他要出兵,張昭都會以各種理由拖延。
每次都讓他不能成行,有時候甚至間接的導致了整場戰爭的失敗。
但是張昭乃江東幕僚之首,門生故吏眾多,孫權要依靠他的地方非常多,所以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如今,江東已經是危急存亡的時候,如果張昭再敢拖延,孫權就要下決心將他擼下去,然後另外找個家族,來頂替張家的位置。
這些世家的掣肘,讓孫權幾次坐失良機。
所以孫權準備趁著這次收複三郡,也將自己內部換一換血。
聽到孫權的問話,張昭這次罕見的沒有再拖延,立即說道:
“回主公,如今隆冬將至,而曹操又在北方與馬超交戰,無暇東顧,收複三郡自然是越快越好!”
孫權聽後,略感詫異。
心說這老東西是不是會什麽讀心術?
孤這裡剛想著要把他擼下去,他就開始不給我使絆子了。
但是,他不好表現出來,既然張昭知道厲害了,那就留著他,畢竟一個用熟了的老人,總是比新人要順手一些的。
隨即,孫權便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那就通知各將領,整備軍馬,三天之後,點兵出征,收複三郡!”
與此同時,張飛聽說有個新來的叫龐統的人,當了縣令卻不管事,天天在家中睡大覺,於是氣衝衝的提著劍,發誓要去讓這個新人知道知道厲害!
而糜夫人也懷了身孕,劉備的陣型裡又添一喜。
又過十日,孫權讓陸遜丶徐盛留守江夏,老將黃蓋守巴邱丶丁奉留守豫章。
他親自披掛,統新卒老兵混編成的軍馬三萬餘人,以呂蒙為先鋒,屯往新都。
孫權披著鎧甲,升帳點將,問手下文武曰:
“孤欲先往會稽,收降魏延,諸公有何見解?”
張昭說道:“回主公,聽說這個魏延,腦後長有反骨,故而被諸葛孔明驅逐,以屬下之見,不如勿招。”
陸績見張昭否定了他的努力成果,頓時氣不過,站出來說道:
“主公,屬下願以性命擔保,魏延絕對會降主公,主公可前往招降。”
一個說去不得,一個說可以去。
二人爭執不下,孫權又犯了選擇困難症。
最終,還是行軍參謀諸葛瑾出主意道:
“主公,我有一計,可看出魏延是否真降。”
孫權聽後,連忙問道:“子瑜先生有何妙計助我?”
諸葛瑾道:“主公可令魏延與回頭攻打吳郡,再使甘寧丶淩統進攻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