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衙泉無儘(1 / 2)

零點 驃騎 6627 字 4個月前

衙泉無儘

醴泉閣在魔羅古洞之下三十米。

上有九天,地伏九淵。冥域九幽,深至九泉。

周芳華當然不知道這位祭司大人嘀咕的是什麼話,當一行人等抵達醴泉閣的時候才發現並不是什麼亭台樓閣,而是一條彎曲往複的洞穴。洞穴穹頂亦如魔羅古洞一般點綴著發著綠光的石頭,將整個洞穴照射得昏暗如幽冥一般。

“這裡是南魔羅的藏經之地,也許你們會感興趣。盧綸殿下要與聖女殿下相商要事,片刻之後會於衙泉。”黑袍老者扔下一句話便消失在昏暗之中。

此時眾人方清醒過來,蔣依菡驚懼地望一眼如地獄一般的洞穴,立時癱軟在地上:“我們好像…被囚禁了啊!”

秦老實背著戰術背包想要往回走去找來時的洞口,卻被高格明給攔住:“不要魯莽,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小周和你都見過倫亞聖女,我老眼昏花對她的印象不深,但似乎對小楚沒有惡意!”

周芳華痛苦地搖搖頭:“倫亞異變的能力是讀心術,可以準確地讀懂人的內心,但那個跟倫亞長得一模

一樣的女人卻好像會攝魂,我們中招了。”

秦老實一點脾氣也沒有,打了自己一個嘴巴子,不知道那會為什麼會叫楚隊長“殿下”,而其他兩名隊員更是無所適從,甚至一進入這個洞穴就蒙圈了。估計這輩子經曆的最奇怪的事情就是川南行動,以前聽過江營長和楚營長執行過秘密的“零點”行動,被奉為5619部隊密而不傳的經典行動,沒想到可以離譜到這種程度。

既來之則安之,高格明開始審視“藏經洞”,才發現玉質的洞壁裡麵鑲嵌著刻著魔羅陰文的石頭,形成了一道“石書長廊”,不禁喜出望外,拿出放大鏡仔細觀看起來。對於考古學者而言,高格明不放過任何獲取文字典籍的機會,這是記載魔羅族曆史文化最珍貴的資料。

問題是高格明對魔羅陰文的研究隻停留在表麵,想要翻譯也不可能,隻能請教蔣依菡和周芳華,盧景冰一邊坐著記錄一邊讚歎不已,而秦老實三個人則抓耳撓腮地尋找出口,一時間鬨得雞飛狗跳。

琪雅和楚南飛在一處地下飛瀑前停下,暗淡的綠色石頭發著毫光,將瀑布染成了綠色。讓楚南飛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地下世界竟然有與外麵一樣壯觀的瀑

布?足有一百多米的綠色瀑布不時泛著微微的白光,轟鳴著飛流直下,而下麵則是漆黑的無底深淵,不知道彙聚成暗河流向了何處。

迎麵撲來的水霧讓人感覺十分舒爽,此時楚南飛才徹底清醒過來:“這裡是什麼地方?”

“盧綸殿下,你可曾聽說過九泉之獄?”

楚南飛莫名其妙地搖搖頭,琪雅苦笑一下:“這裡是魔羅古洞的第二層,相當於深淵第二層,你應該了解吧?”

楚南飛恍然所悟,原來如此!魔羅族真是一個奇葩的種族,明明說是散落世界各處,甚至我身邊都可能有魔羅人,自己卻隱匿在地下,深淵裡有九層祭壇,估計這裡也會有九重吧?正胡思亂想之間,琪雅步履輕盈地踏上石階,向瀑布傾瀉之處的洞穴走去,洞穴的入口正有一個手執翠玉權杖的黑袍老者在恭候,正是天樞亞伯。

“殿下所想不錯,上有九天,地伏九淵。冥域九幽,深至九泉。您的手下現在在第一層,醴泉閣,那裡是儲藏魔羅古籍的地方,而這裡是衙泉瀑。”琪雅向天樞亞伯行禮,然後飄進了洞穴裡,跟一支沒有腿的女鬼似的。

楚南飛緊皺眉頭站在洞穴的入口,看一眼天樞亞伯,火氣“騰”的一下上來。若不是他在什麼冥古祭壇搞狗屁測試的話,自己也不會淪落到這步田地,更不會被“妖女”捉弄成了魔羅殿下。最關鍵的是“盧綸殿下”的名字太彆扭!

“盧綸殿下!”天樞亞伯乾癟的臉上五官挪移一般擠出一點苦澀的笑容,裡麵似乎夾雜著戲謔的成分。

哪壺不開提哪壺?楚南飛氣不打一處來,既然你把我當成了“盧綸殿下”,那我也不客氣了,殿下就得有殿下的覺悟!

“亞伯,三百年前發生什麼事情了?”

天樞亞伯啞然:“時間太久遠,容我好好想一想,殿下先進去吧。”

楚南飛似笑非笑地忽然拍了拍天樞亞伯的肩膀:“你的肩上好像有人啊!”

一句話嚇得天樞亞伯慌忙揮動翠玉權杖,一道綠芒立即傾瀉而出,形成一道翠玉色的屏障,把楚南飛包裹在裡麵,兩人進了洞穴。

“咯咯,這樣的玩笑可開不得,您不知道亞伯有多害怕那具臭皮囊!”洞穴裡麵傳來琪雅清脆的笑聲。

楚南飛眼前竟然一亮,瀑布後麵彆有洞天:藍綠色

的光暈裡閃動著瀑布流動的影子,精致的洞穴穹頂鑲嵌著幽藍的七星陣,一方翠玉桌椅置放在洞穴中間,桌子刻著一副圍棋盤,兩盆黑白玉石棋子。對麵則是閃動流光的影壁巨石,上麵似乎環繞著天光雲影,與魔羅古洞露台上看到的景色如出一轍,甚至能看到天際儘頭的海子雪山,綿延起伏壯美無暇。

楚南飛好奇地摩挲著影壁石,心裡卻感到不可思議:石頭怎麼能長成這樣?莫非是跟電視機一樣的原理?魔羅族的文明發達程度早就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看似原始落後,實則某些科技水平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比如都滿大祭司的權杖,可以激發很高的能量打開“神域之門”;再比如多羅王的眼珠子,竟然可以是神域的地圖?

懷疑精神是進步的催化劑,好奇是探索未知的動力。不過楚南飛沒時間探求這些,他隻想知道倫亞聖女為什麼急於把自己變成“盧綸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