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衰老與永生(1 / 2)

由於具備動態視力以及過目不忘兩項神技,徐多藝的看書速度堪比量子。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徐多藝便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找到了大部分他所需要的文獻。

找對方向和弄清答案完全是兩個概念,不過他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接下來就是不斷的學習研究。

至少徐多藝已經弄清楚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到底為什麼會衰老、死亡。

這一切都是基因在背後默默控製!

生物的基因並不會保護自身,它的唯一訴求或者說宿命是將自身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不斷地傳遞下去。

生命是脆弱的,是很容易被外部環境所傷害的,所以為了長久地將遺傳信息保留在世界上,基因會控製生物去創造下一代,他們就是遺傳信息新的載體。

儘管這些載體們一代一代地生老病死,遺傳信息卻能得到相對穩定的保存。

為了能夠讓新載體更好的存活,老載體勢必要讓出其占用的資源。

在生命的演化中,基因為了做到這一點,便自然進化出了衰老這一良策。

當生物完成了繁衍的重任之後,他們體內用於細胞修複的物質就會開始減少,因為生產這種物質是極其耗費能量的。

如果陳舊的個體可以一直維持在青壯年時代,那麼勢必會對新一代的成長造成威脅,因為他們會消耗太多的能量。

所以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長,為了將遺傳信息長久地流傳下去,基因不得不請老去的一代赴死。

就連一些微小的細菌,甚至都有這份本領。

細菌的繁衍方式是自我分裂,有的細菌會平均地將自身所攜帶的物質一分為二,而另一些則會將所有損傷留在母體之內,新分裂出的個體會是一個完全健康的新細菌,例如大腸杆菌。

換個角度來看,這一點似乎也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

這種奉獻確實是一種極為可貴的品質,同時卻又是一種本能的驅動,為的就是把自身的基因更好傳遞下去。

了解了這一點,徐多藝的研究也就有了極好的開端,一切都得從基因層麵入手。

他原本認為創造出細胞武道,就可以初步達成長生之願,如今看來,差的還遠。

徐多藝曾想過暫時忽略基因層麵的問題,隻要刺激機體不斷製造能夠修複自身細胞的物質即可。

在繁育期之前,為了保護下一代的茁壯成長,人體是會大量分泌這種修複物質的。

隻不過在四十五歲過後,人體便會在基因信息的控製下,減少這種物質的生產,導致機體的創傷無法被修複,也就造成了衰老,乃至死亡。

然而這種機製完全是由基因所製定,徐多藝就算隻想找到刺激機體分泌這種物質,他還是要將基因學研究透徹才行。

漫漫長生,確實任重而道遠。

研究衰老的過程中,徐多藝也意外發現了無法長生的根本原因,還是自然的選擇。

如果單一個體因為長生而侵占了過多資源,他的後代就會因為得到的資源越來越少而直至消亡。

況且既然基因的第一目標是留存遺傳信息,那麼對於一個能夠長生的生命來說,後代就喪失了意義,因為他本身就是所有遺傳信息的載體。

可是這種傳承方式是極為脆弱的,因為長生不代表不死。

即便是長生生物,外部環境的危險也是無法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