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這鄧艾擅自僭越,居功自傲,終嘗自果,實乃咎由自取。”
“除了偷渡陰平,綿竹獲勝外,就連滅蜀都是彆人送上的,這樣的戰績與功績不算突出,且以天子名義任命大批蜀吏,僭越封王,才是大罪。”
“朕將他踢出武廟七十二名將,看來還是很正確的。”
......
【鄧艾到達成都不久,就接到蜀國降魏的使者請降,但鄧艾不認,並說道若蜀主真心要降,請蜀主出城請降,否則不日就舉兵全力攻打成都,讓成都血流成河,毀於一旦。】
【蜀國使者本是與譙周一夥之人,現在更是被魏軍滿山遍裡的旌旗,以及陣陣洪亮的鼓聲所震懾。以及在操練,準備攻城的魏軍氣勢所嚇倒。】
【待回到城中後,更是將魏軍氣勢,誇大其詞一番後回報。】
魏公曹操:“哈哈,劉大耳,好好看看汝蜀漢中的官員,都是些什麼貨色,哈哈!”
【最後在譙周與黃皓等人的慫恿下,漢懷帝劉禪不得不自縛出城,行至鄧艾營前投降。】
漢高祖劉邦:“窩囊!堂堂一國之君,儘信奸侫之言,還自縛出城十數裡,向敵軍投降,這劉禪不配當大漢的皇帝。”
大漢四百年江山,從劉禪自縛出城投降時,漢高祖劉邦的怒氣已達到頂點。
但經過呂雉的一番開導之後,已經看開了許多,不再像之前那般,恨不得將所有的不滿與憤怒,都要通過肢體語言發泄出來。
若是劉禪是成都被破後,才投的降,劉邦心中也會好受一些。
但劉邦還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劉禪竟然自縛出城十數裡,走到魏軍營前,跪地請降。如此窩囊的滅亡,做為開國之君的漢高祖劉邦,還是難以接受。
與劉邦有著同樣感受的,同為諸天萬界裡的各個時期的大漢皇帝。
有的人氣得無法說話,有的人氣得揮劍亂砍,以泄心中之憤,與之前的漢高祖劉邦那般相差不多。
尤其是才剛剛登基當上大漢皇帝,心中有所抱負,想要有所一番作為的帝王,更是無法接受,大漢是這般的滅亡。
至於他們有沒有像漢高皇後呂雉那樣的人,那樣去開導他們,那就看他們個人的境遇了。
始皇帝贏政:“哼,一個皇帝,居然願自縛出城十數裡,向敵軍投降。這樣的人不配當皇帝。”
“皇帝即使戰敗,山河破碎,就算是死,也要像人皇帝辛那樣死去。哪有這麼窩囊的皇帝?”
魏公曹操:“哈哈,今天的樂子真是大,在那荊州的劉大耳,看到沒有這就是你的大好兒子劉禪降魏時的模樣。”
“汝還不快快從荊州自縛到許昌來降,讓天下百姓早日過上安穩的日子,結束這亂世,哈哈!”
人生得意須儘歡,此時的曹操恨不得對著劉備貼臉開大,儘情的嘲笑劉備有一個大好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