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會與薑維死後。衛瓘怕鄧艾回到洛陽,自己可能會死無藏身之地,遂令田續追劫鄧艾,在綿竹關下將鄧艾父子殺死。】
魏公曹操:“這是連鄧艾父子,都沒能逃離死亡的命運?”
“伐蜀成功之後,兩大功臣鐘會與鄧艾全都死於非命?孤有點不信。為何天道盤點不把司馬昭,以及衛瓘好好盤點一下?這肯定有陰謀。”
唐太宗李世民:“真是兔死狗烹,鐘會死了,鄧艾也死了。衛瓘回去後還被重用,封了侯。這一場伐蜀之戰的最大贏家就是司馬昭了。”
“但從過程與結果而言,對薑維來說,還是太可惜,讓令人惋惜了。”
“那麼不遺餘力的想複興漢室,卻落得如此下場,確實讓人意難平。
宋太祖趙匡胤:“這薑維忠勇,以及品德,可以說是無可挑剔。但唯一的不足就是有投降過,又沒能取過北伐成功。不然朕真的想把薑維納入武廟的七十二名將中。”
漢高帝劉邦:“天不厚朕大漢,薑維諸多計策與應對之中,那怕是成功一條,漢室也不會那麼快就亡了啊!”
漢武帝劉徹:“大漢最後的一位大將軍,光是聽起來就覺得有些悲壯了。沒曾想到,這個過程會是這麼的充滿遺憾與悲壯,確實讓人意難平。大漢有愧於薑維。”
【薑維身亡後,四百多年大漢王朝,完成了它的曆史任務,走到了它的曆史終點。】
【大漢四百多年,是華夏數千年的曆史中,具有非常的意義。其中漢高祖劉邦創建了大漢,而漢武帝給予大漢賦上了靈魂,讓中原百姓有了尊嚴並以漢人自稱,從此華夏漢族誕生了。】
始皇帝贏政皺眉道:“中原百姓全都自稱漢人?漢族就是中原百姓?那朕的大秦呢?朕的大秦帝國在這天道曆史中,成為了什麼?朕又成為了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秦皇漢武,功績斐然,乃華夏文明之重要締造者。在一定程度上,其功績可與三皇五帝相提並論。”
清乾隆帝弘曆:“兩漢加上蜀漢,近五百年的漢室王朝,在華夏曆史的長河中占據了不短的歲月。然而,朕卻以為,大清必定是華夏曆史中最為輝煌的一個王朝。”
“若論王朝疆域,大清王朝,幅員遼闊,在數千年的曆史中,也就隻有蒙古汗國,能比大清王朝的疆域遼闊之外,其它皇朝均都不能與大清相比。”
“這功績,是不是也能震古爍今?”
【薑維給了四百多年大漢一個體麵落幕,是華夏曆史中,數千年來,唯一一個在史書上以將軍身亡,而被載入史冊滅亡的王朝。】
【後世人稱大漢王朝四百年,始於漢大將軍韓信,終於漢大將軍薑維。薑維大將軍也給蜀漢的浪漫劃上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薑維那一句:“吾有一計,可以漢室幽而複明”的鬥誌,以及身死前“吾計不成,天命也。”的悲壯,給後世漢人子孫留下無儘的遺憾與意難平。】
【有詩歎:】
【薑維籌策膽氣豪,欲複漢室挽狂濤。】
【以身入局驚天謀,奈何天命遂願難。】
【英雄末路悲風泣,忠魂永駐史筆褒。】
【英名長伴千秋史,遺誌傳世永不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