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何時才能給中原孩童一個晴朗的明天(1 / 2)

【金國騎兵在曆城城中的第一波衝殺,對反金起義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與衝擊。】

【但是並沒能衝垮反金起義軍的士氣與鬥誌。】

【這是因這多年以來被金人的欺壓與淩辱,反金義軍他們在決定拿起武器,跟隨辛棄疾揭竿起義那一刻起,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雖說反金義軍很多人都是耕作的農夫,但是在他們當中,也有不少身懷武藝高強的能人奇士。】

【山東乃尚武之地,習武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世更有武術之鄉的名稱。】

【而梁山好漢的故事,早就在山東各地流傳了。辛棄疾這些多年四處遊曆,也不僅是爬山登高,欣賞山川風景那麼簡單,也是結義了不少民間的能人誌士,】

及時雨宋江:“!!梁山好漢的故事???”

黑旋風李逵:“哈哈,梁山好漢的故事在山東各地流傳,好好好!”

天機星吳用:“梁山好漢的故事在後世廣為流傳?就是不知道我等的結果會如何,是好還是壞!”

【在遭受到金國騎兵的第一波衝殺後,一條條絆馬繩,攔路索,敲人棍等等,在曆城的各個街道上突然出現,直接將想依靠騎兵優勢進行衝殺的金國騎兵給打落下馬。】

【一時之間,兩千的金國精銳騎兵與三千多的反金義軍,在曆城裡,展開了最為激烈,也是最為慘烈的廝殺。】

宋高宗趙構:“這金國的精銳騎兵,為什麼沒能直接將這些山野村夫給擊潰?”

“嗯!?朕為什麼看到那些反金義軍的勇猛表現,會高興不起來了?還是說這些金國精銳騎兵,虛有其表,讓朕感到失望了?”

淮西詔討使李顯忠:“三千多的反金義軍,在沒有精良的武器裝備下,居然能和金國的兩千精銳騎兵打成這樣,真是萬萬沒想到。”

參謀軍事虞充文:“反金義軍能爆出如此戰力和意誌,怕是因為被金人欺壓太久的原故吧。唉,苦了中原的百姓,也痛惜了嶽飛將軍!”

......

武翼郞嶽飛(青年):“金國和他們的精銳騎兵,也不是那麼的不可戰勝,將來若在我統領一方軍隊時。”

“必定要帶領出一支,有意誌,有信念,能像天道盤點中的反金義軍那樣的軍隊來。”

此時被關押在臨安大理寺獄中的嶽飛(中年):“大宋百姓,缺的永遠不是鬥誌與意誌,更不缺骨氣。可歎呀,有的人永遠也不明白.....”

漢武帝劉徹:“漢人的後代,從來就不缺血性與鬥誌,中原的淪落,看來真的和那後世的大宋脫不了關係。”

“弱宋,弱宋,弱的不是百姓,弱的應該是那大宋的文武官員與皇帝。”

明成祖朱棣:“大宋前後三百年,重文抑武,腐儒當道,一敗再敗。”

“不是向遼國納貢,就是向金國納貢,也不思收回失地,解救中原百姓。還是依靠父皇和大明才能北伐成功,收複丟失了數百年的中原和燕雲十六州。”

“他們總是以百姓為借口,卻是偏安一隅,獨自偷樂,被評為曆史上的弱宋,一點都沒有錯。”

【曆城之中慘烈的廝殺,還在繼續,整個曆城都處在一片混亂之中。】

【曆城的百姓,更是驚慌不已,也不知道哪一方會取得最終的勝利。隻聽到屋外殺聲震天,慘叫不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