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為什麼,為什麼都到了這個時候,金兵為什麼還有支援???”
在辛棄疾發出那無比不甘的怒吼時,諸天萬界裡無數的大宋漢人百姓,也都在發出這樣不甘的怒吼。
尤其是生活在金人統治的漢人百姓,眼看辛棄疾就要奪得勝利了,卻不得不退出曆城,這太不甘心了。
自嶽飛將軍遭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戕害之後,這是他們長久以來唯一能望見的一絲在生活與生命意義上的曙光了。
然而,就在勝利近在咫尺之時,老天再次對他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他們著實心有不甘,極度的不甘!為何上蒼要如此苛待他們?
......
始皇帝贏政:“這就是與那大漢薑維不同的,另一種意難平嗎?”
“不過以辛棄疾所帶領的反金義軍,即使在最後時刻把曆城拿了下來。”
“所剩下的反金義軍,也抵擋不住金國後續大軍的全力攻城了。”
“從金國後續大軍出現的那一刻起,反金義軍就已經沒有了拿下曆城的希望了。隻能說有那麼一點可惜。”
“但這些應該還不足夠,讓辛棄疾登上天道盤點意難平的大榜吧?”
“那就繼續觀看辛棄疾的看後續發展了,他是如何登上這天道盤點的。”
“這一次從天道盤點中收獲到的信息,還是太少了。而且和朕大秦帝國有關的信息一點都沒有。”
唐太宗李世民:“辛棄疾沒有拿下曆城,有一些小遺憾吧。但能殺了完顏赫魯,也算是小有安慰。”
明太祖朱元璋:“起義哪有那麼容易能成功的?彆人笑咱開局一個碗,就能建立大明朝?但其中的艱難險阻,危機重重,又有幾人能明白?”
漢高祖劉邦:“起義失敗很正常,要是失敗一次就恨天恨地,就意難平的話,哪有能成功可言?這辛棄疾還是太年輕了。”
宋太祖趙匡胤:“可惜了,如果沒有金國後續援軍的到來,讓辛棄疾能拿下曆城。”
“以辛家祖孫三代,幾十年的苦心經營,或許能夠在山東站穩腳跟。”
“後續隻要能與南方的大宋建立一個南北呼應的戰略關係,這對抗擊金國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態勢與局麵。。”
25歲的漢武帝劉徹:“這辛棄疾年紀輕輕,就有這等的表現,不輸大漢將軍薑維年輕時。但在遺憾這方麵,他們兩人都是一樣的讓人惋惜。”
“但這還遠遠不夠,期待辛棄疾後續的表現吧!”
宋高宗趙構中心暗自笑道:“哈哈哈,真是天降神兵,祖孫三代人的謀劃一朝失敗,多年的努力付之東流。真是太快人心。”
“等等,朕是不是不能表露的太過於明顯。這還是朝堂之上,還要表露出一些,遺憾的神色,應付一下這些大臣的。”
自從天道盤點從辛棄疾講起,宋高宗趙構的內心是第一次這麼愉悅暢快的。
“朕是大宋的皇帝,自然是為了大宋百姓的生活著想,人人皆能安居樂業,豈不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