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大明朝廷的清流一派是真的清流嗎?(1 / 2)

【此時的徐階,縱然從大明王朝的內閣中,退了出來,不再入朝為官。】

【但徐階依舊是“陽明心學”的傳承者與心學大家,門生弟子眾多,更是大明王朝隆慶年間官場上的一座大山。】

【不管是高拱,李春芳,陳以勤,還是海瑞都受到過徐階提攜恩惠的。】

【趙貞吉與張居正更是徐階的弟子,而趙貞吉更是徐階“陽明心學”的傳人,同樣也是徐階退出官場後,朝廷中“清流”一派的主要領導者。】

【大明朝廷的清流一派,深受“陽明心學“的影響,以“正心誠意”為修身之本,強調吏治清明,重視儒家的道德準則。】

【以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觀念為行為標準,在朝堂之上,以正直,廉潔的形象標榜自身。】

【他們之中,常常有人敢直言進諫,他們不畏懼權貴,敢於在朝堂上對皇帝或者權臣的不當行為提出批評。】

【高拱早期為大明官員之時,同樣亦是“清流”中的官員,他無黨無派,敢於直言,不畏懼權貴,常常諷刺嚴嵩。】

【但是在高拱與徐階第一次對決落敗,被趕出大明內閣之後,高拱閒賦在家時,想明白了自己為何會輸。】

【於是,在高拱再次重返內閣之時,第一件事情就是破格提拔官員,曾經的清流高拱,已經不存在了,他要建立起屬於他高拱的官場勢力。】

【雖說張居正同樣是徐階的弟子,但是張居正並非傳統的“陽明心學”之人,也非“清流”之人。】

【在張居正還是庶吉士之時,便受到張璁尊崇的“程朱理學”的影響。】

【習得了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實質,以成聖為目的,注重個人的道德實踐和社會責任,將個人修養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思想。】

大秦始皇界。

始皇帝嬴政:“這後世的儒術思想,居然還能發展出這麼多的思想學派?”

此時,同樣大為驚訝的國尉尉繚,亦言道:“曆史在發展,時代在推進,思想學術亦會不斷的跟著時代的發展推陳革新的。”

......

大漢武帝界。

漢武帝劉徹:“沒有想到,到了這後世,儒術思想也在不斷的變化。”

現在的漢武帝劉徹,算是相信了董仲舒之言了。

不管是“陽明心學”,還是“程朱理學”,都不是他大漢王朝此時在尊崇的儒術思想。

大漢王朝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下一統,有仇必報。”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皺眉:“這怎麼突然盤點起,儒家學術了?”

......

【而在當時,徐階與張璁,不管是在學術上,還是在官場上的政見上都是處在對立的狀態。】

【此時年輕的張居正,做為“陽明心學”承傳人徐階的弟子,卻學上了張璁尊崇的“程朱理學”。】

【並因此,張居正與徐階在私下進行過交流。】

【有人說,就是因為張居正與徐階進行了這樣的交流後,所以張居正才會被徐階一直隱藏與保護起來的。】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這徐階,真不簡單,人都從朝廷官場中退了下去,但他的影響依然存在。”

“若是他放在其它的王朝時代下,估計他的權勢不會比任何一位有名的權臣差上多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