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麵,大學士本應是道德楷模和學術權威,他們有著教育門生,傳承學術和道德觀念的職責。】
【大學士被其門生子弟彈劾,會往往都被視為有失德行,不能服眾,的表現。】
【況且,張居正還是當今天子皇帝的老師,若是劉台的彈劾,被坐實的話,那張居正的政治生涯,可能就到頭了。】
【同時張居正考成法,可以名正言順的廢除了。】
【所以劉台對張居正的彈劾,所造成的影響才會如此大。】
【就算劉台所彈劾張居正之事,不能被坐實,但也會大大的折扣了他張居正為人師表,教人無方的形象。】
征虜將軍張飛冷笑:“嗬嗬,在明麵上,極其重視名節,那在明麵之下呢?”
目前這一期天道所盤點出來的內容,都讓征虜將軍張飛,對後世大明王朝的官員,沒有任何的好感。
在征虜將軍張飛眼裡,整個大明官場,全都是一群烏煙瘴氣,沽名釣譽之輩的小人。
......
【可以說,劉台的彈劾的,讓此時所有反張的人員迎來了一次高潮,紛紛起奏上疏張居正,在執政期間所犯下的種種惡行。】
【將所有的天災禍事,全都一股腦的讓他們冠到了張居正的身上去,】
【在他們的彈劾中,連老天都看不過他張居正了,才會天災不斷,連他的門生弟子,也都看不下去了,敢仗義直言,敢大義滅親。】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對於劉台的彈劾,雖然讓張居正感到心寒,然而,張居正也知道,這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世人對他的看法會是如何,在他立誌走向這條注定要與無數人為敵的道路時,就已經注定他每想要前進一步時,所遇到的阻力,隻會越來越大。】
【最後,在麵對劉台的彈劾,張居正表現的極為的憤怒,悲傷,痛心疾首,主動上奏請辭,以表明自己一心為國,絕無僭越之意,所行之事皆是為了大明社稷。】
【事情都還沒有進行調查,張居正就率先請辭,將大明王朝所有人都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兩宮太後震怒,皇帝下旨嚴查。】
【劉台所犯之事,很快就被查了水落石出。】
【最後,劉台被明神宗朱翊均,廷杖一百,削職為民。】
【後又被謫戍廣西潯州,其父親劉震龍和弟弟劉國也受到牽連.最終刑部以故入論,奏宗載等遣戍,除名,降黜有差,劉台應被除名為民。】
明成祖朱棣:“就隻是削職為民?不殺一儆百嗎?”
【劉台案被查清後,但是張居正仍然堅持辭官,以退為進,靜候朝局演變。】
【張居正知道,就一個考成法,就已經讓他樹敵眾多了。】
【同時想借此事,試探兩宮太後,以及已經在長大的明神宗朱翊均,對自己的信任究竟還剩幾分。】
【在這場風波中,兩宮太後與明神宗朱翊均的態度,雖看似偏向自己。】
【但張居正仍舊需確切知曉,兩宮太後與明神宗朱翊均,是否會因輿論壓力或其他因素而動搖對他改革大業的支持。】
【最終,張居正的三次上奏請辭,都被兩宮太後與明神宗朱翊均極力挽留下收場。】
【最後,劉台一案,不僅沒有把張居正趕走,反倒讓張居正威勢更盛以往,在張居正以為自己,可以實行接下來的計劃時。】
【張居正父親張文明之死,再次引發了張居正更大的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