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新一輪對張居正的彈劾,明神宗朱翊均的內心是興奮的,但仍然表露出大明天子應有的大度之情。】
【並言道:“居正朕虛心委任,寵待甚隆,不思儘忠報國,乃怙寵行私,殊負恩眷,念係皇考付托侍朕衝齡,有十年輔理之功,今已歿,姑貸不究。”】
【姑貸不究!!?】
【怎麼可能?你明神宗朱翊均現在不追究,將來再追究起來,那還得了?】
【於是,這一次大明權臣對張居正的彈劾,也變的更加的肆無忌憚了起來,他們先從高拱《病榻遺言》開始進行抹黑。】
【張居正被刻畫成一個工於心計,善於權謀,且為了自身權勢利益與目的不擇手段的奸逆之臣。】
【再發明了“考成法”,這種乃是違背太祖皇帝祖製立相之法的亂政禍國法,更言明張家諸子,遍羅朝廷,乃是欲行司馬家之心的跡象等等。】
【總之,若不是大明天子皇帝的聖明在,以及天子氣運萬丈,又得上蒼提前收走了張居正的性命,那麼張居正欲行改朝換代之事,未必不可見也...】
【張居正有沒有司馬家之心,他們比誰都清楚,要將張居正批倒批臭,釘在大明曆史的恥辱柱上,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此時因彈劾張居正與冶馮保得到重用,已然從七品禦史,被破格提拔連升七級為太仆少卿(正四品)的李植。】
【在張四維的授意,與其嘗試到權力的味道後,對彈劾張居正之事,乃是最為強勢與積極之人。】
【李植上疏嚴厲的彈劾的批判道:“故輔臣張居正,挾權閹之重柄,柄藐皇上於衝齡,殘害忠良,荼毒海內,得罪於天地祖宗甚矣,就算是斬官戮屍,尚有餘罪。”】
【與此同時,禦史江江東之,楊可立也連續上疏,配合三人合力將張居正正是年改革的內容批倒批臭。】
【將“考成法”與“清丈”批的一無是處不止,他們不敢批判《魚鱗圖冊》,因為那太祖皇帝所製。】
【但可以從“清丈”入手,將張居正批成“清丈”殘害大明王朝的忠良之後的手段,總之勢是要將張居正定在大明曆史的恥辱柱上。】
【最終,在萬曆十一年(1583)的三月,明神宗朱翊均下詔奪回張居正上柱國,太師及文忠公諡號等一切榮譽,並否定了張居正的一切功績。】
【同時,所有被判為張黨的官員,全都受到了波及。】
【其中戰功卓著的薊州總兵戚繼光,被以曾派兵護送張居正回鄉是“圖謀不軌,危害社稷”等罪,受到牽連被彈劾,降職調任廣州。】
【到了萬曆十三年(1585)的時候,兵科給事中張希皋再次上疏彈劾戚繼光是“張黨餘孽。”】
【最終,在華夏千古曆史進程中留下深厚一筆,大明王朝的一代傑出的軍事家和民族英雄,戚繼光被明神宗朱翊均直接削去所有職位,榮譽,以及功績,被貶為庶民。】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戚繼光?民族英雄?”
“到了萬曆十三年,還能因為是“張黨餘孽。”被削去所有的職位,榮譽,功績被貶為庶民。”
“這個不肖子孫朱翊均,到底是有多痛恨張居正啊!”
看到這些內容之後,明太祖朱元璋再也不能理解,明神宗朱翊均為何會如此痛恨張居正了。
還有這戚繼光在天道的曆史進程中,在後世人的評價,竟然能獲得如此之高的評價。
對於武將來說,最高的軍事成就不外乎封狼居胥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同等的民族榮譽,那便是民族英雄了。
比如南宋的嶽飛,辛棄疾,文天祥,唐的王玄策,蘇定方,漢的霍去病,衛青,竇憲等人。
明太祖朱元璋沒有想到,在這個時期裡,大明王朝還有戚繼光這樣的人物存在。
隻為這一期的天道為什麼沒有好好盤點一下,這戚繼光呢?
......
大明成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