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戚繼光隻不過是大明王朝的一名被削去官職與榮譽的一個武人罷了,又能改變得了什麼?
對此時的戚繼光來說,隻能求這一世的大明天下,在這一期的天道盤點過後,能夠安穩吧。
否則中原內部大混亂,最終隻會便宜了那些狼子野心的倭寇...
......
【張居正與遼王朱憲?,之間存在著較為複雜的恩怨糾葛。】
【張居正的祖父張鎮一脈,雖沒能繼承張家的家業,但也是屬於軍戶,並在遼王府當護衛。】
【因此張居正與遼王朱憲?,自小就認識。】
【由於,張居正自幼聰穎過人,又是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
【張鎮對張居正極好,並抱有極大的期待,時常將張居正帶在身邊,包括在救濟與幫助生活困苦的百姓或流民等,對張居正的成長影響極大。】
【而遼王朱憲?幼年時貪玩不好學,他的生母王妃常用張居正為榜樣教育,刺激與激勵他。】
【曾在酒桌上,當著張居正的麵對朱憲?言道:“兒不才,終當為張生穿鼻(任人擺布)也。】
【次數多了,少年朱憲?便對張居正心懷嫉妒和不滿。】
唐太宗李世民:“現在看到這少年的遼王朱憲?,怎麼與明神宗朱翊均有些相似的影子模樣?”
【在張居正少年中舉之時,朱憲?以張家與王府有舊,設宴招待張居正的爺爺張鎮,結果那一晚張鎮醉倒在王府之後,再沒能醒來。】
【傳言張鎮之死是朱憲?故意為之,雖無確鑿證據,但張居正心中埋下了對遼王的記恨。】
【在嘉靖年間,遼王朱憲?為了迎合明世宗朱厚熜的修仙練道,在自己的藩地荊州大規模地修建道觀。】
【並且經常在藩地內組織與親自參與道教的齋醮等儀式,為嘉靖帝祈福、祝壽等,以表對嘉靖帝修道的支持和祝願。】
【同時,他還時常邀請一些知名的道士到藩地來主持儀式,以增加儀式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為了能引起明世宗朱厚熜的注意,遼王朱憲?經常穿著道士的服裝在荊州城內活動,還自號“清微忠教真人”。】
【最終遼王朱憲?成功引起了明世宗朱厚熜的注意力,並下旨賜予了遼王朱憲?為“清微忠教真人”。】
【因此,遼王朱憲?更加的張揚行事與組織道教活動,時常不遵守藩王應有的規範與約束,還時常僭越與乾預地方事務。】
【在隆慶元年(1567)十月,巡按湖廣禦史陳省彈劾遼王朱憲?“僣侈亂倫,多殺無辜”等罪。】
【穆宗當月就下旨革去朱憲?的道號和金印,並削奪了他三分之一的親王歲祿。】
【隆慶二年,禦史郜光先再次彈劾朱憲?“冒請封名,淫亂從姑,毆死儀賓,禁錮縣君,勒詐宗人。”等十三項大罪。】
【朝廷派出刑部左侍郎洪朝選,錦衣衛指揮僉事程堯,一起前往荊州進行勘問。】
【然而,朱憲?卻公然在自己的封地之內,豎起“訟冤之纛”大旗(申冤大旗)。】
【在朱憲?豎起“訟冤之纛”大旗後,有人順勢給遼王朱憲?冠上揭竿而起,欲謀逆的罪名。】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張居正有意讓人為之,因為遼王朱憲?再怎麼說也是大明王朝的朱家王爺。】
【而遼王朱憲?在朝廷中,唯一得罪過的人,那便是張居正了,因此這件事情就把遼王朱憲?與張居正給關聯了起來。】
【在洪朝選調查後,未認可遼王朱憲?有謀逆的說法。】
【朝廷與明穆宗朱載坖也認可了洪朝選的結論,但遼王朱憲?所犯之罪乃是證據確鑿之事,加之又有抗旨調查之罪。】
【最終遼王朱憲?被廢為庶人,並發配回鳳陽高牆囚禁,遼國也隨之被除國。】
【遼王朱憲?的生母王氏,見朝廷上下,乃至民眾百姓,都在聲討和痛罵張居正後。】
【便上奏彈劾張居正“謀陷親王,強占欽賜祖寢,霸奪產業,勢侵金寶”等諸多大罪,同時請求恢複遼藩王爵與封地,以及所有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