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宗界。
明宣宗朱瞻基:“這兩件事情,都在同一年發生,是不是就預示著大清的崛起,大明王朝的衰落。”
在看到後世,大明官場的黑暗腐敗,腐儒當道時。
明宣宗朱瞻基也在想著,在這一世裡,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張居正的考成法,是否真的可行?
畢竟張居正的考成法,也就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才實行了十年的時間。
雖說後世人,也在使用類似於考成法一樣的政法。
但,畢竟還沒有得見過後世人所在的時代真容,變法與改革這一塊,還是需要經過認真考量才行。
前麵才剛剛盤點了後世大清王朝傳承製度,以及九子奪嫡事件
接著就盤點起明神宗朱翊均的國本之爭。
後世大清是以選能者為帝。
然而華夏千古曆史以來,長幼有序的觀念在漢族文化就中由來已久。
立嫡立長的繼承製度,在西周時期,由周公製禮時所決定下來的,已經傳承了數千年之久。
而大清的女真人,非華夏中原文化傳承之族,所以他們可以不在乎長幼有序的傳統觀念。
但是大明王朝,是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最後的一個漢人所統治的王朝,是不是要也要作出改變去調整?
畢竟,明宣宗朱瞻基自己目前就隻有兩個孩子,並且年紀尚小,他們兩人之中,誰有能力,誰又沒有能力,目前不得而知。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這明神宗朱翊均的國本之爭,也是導致大明王朝快速衰落與腐敗的原因嗎?”
“是因為後世大明王朝的官員權貴們,在與明神宗朱翊均的國本之爭,取得勝利之後造成的嗎?”
“這明神宗朱翊均,在國本之爭失敗之後,就不再理會朝政,在和大明王朝的官員權貴們鬥氣,才是導致大明王朝快速衰落與腐敗的原因嗎?”
雖然還不知道明神宗朱翊均國本之爭的詳細過程。
但是明神宗朱翊均如此不負責,如此幼稚的處事行為,根本就不適合當大明的皇帝。
此時的明太祖朱元璋已經覺得,在皇位繼承的製度上,傳能,傳長,傳謫等方麵,還是要著重考量才行。
但如何評定一個合格的儲君,這是一個非常複雜且重要的問題。
若是皇位繼承的製度,不按照上古周禮的古訓進行的話。
那麼皇子之間,必定會因為繼承皇位而發生爭鬥,甚至同室操戈,這也是朱元璋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然而,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卻是老四當了大明的皇帝。
雖然此時,還不知道老四是怎麼當上大明的皇帝的。
若是按照正常的情況下,標兒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當了大明的皇帝之後,標兒是否能立下和老四那樣的功績?
很快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心裡,就有了答案。
若是標兒繼承了大明的皇帝之後,是絕對不會舉全國之力打進漠北大草原的。
標兒繼承大明的皇位之後,絕對是一個明君與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