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來時,柏九雖然好奇,但由於跟向田不熟,所以沒敢多問。
現在他和向田已處成朋友,便當麵將心中疑惑道了出來:
“向大人,人家都掛‘正大光明’、‘鐵麵無私’、‘明鏡高懸’之類的漂亮詞,你怎麼掛個‘民不聊生’?你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聽過柏九的詢問,向田一邊微笑一邊解釋道:
“前輩誤會了,此匾不是在下所掛,而是出自三生窟的第一任官員,並一直沿用至今。”
“第一任官員?”柏九驚訝道:“那應該很久了吧?這匾……質量不錯嘛?”
“嘿嘿,此匾乃麒聖山珍木所製,掛在此處已有數百年。”
“喔?掛了這麼久都不換?你們就這麼喜歡這個詞?”柏九斜目打趣道。
“並非喜歡,而是……傳承!”
“‘民不聊生’也要傳承?”柏九不禁失笑。
“嗬嗬,前輩說笑了。所謂‘傳承’,並非字麵之意,而是傳承‘警示’。”
見柏九的臉上依舊困惑滿滿,向田二次解釋道:
“關於這四個字,在我就任時,上任老官員是這樣跟我講的:
他說,彆人掛‘明鏡高懸’、‘太平盛世’,寓意雖好,但看久了會讓人麻木,甚至會讓咱們忘記初心,變成一種標榜。
而‘民不聊生’則不同!
隻要把它掛在這兒,它永遠是一種警示。
每次看到它,都能提醒堂內的官員勿忘初心、勿忘人間疾苦、勿忘因何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