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九時整,三十六席均被坐滿。
一位身著武行服飾的老者,步伐穩健,如青鬆般挺拔地走上台來。
他滿頭白發似雪,與臉上歲月刻畫的皺紋相互映襯;
然而,他的眼神卻如火炬般明亮銳利,仿佛能洞悉世間萬物。
此人,柏九曾在州府見過幾次,他便是唐蔓鷺的得力副將邢漠。
簡單問候過後,邢老便為眾人講述起此次競賽的安排:
“首先,我代表唐州牧歡迎各位道友來此競賽。本次競賽分為兩個環節:首環節為訓,次環節為賽”
聽過邢老長達十多分鐘的講解,柏九才終於明白為何此次競賽要曆時六個月了。
原來,掌門競賽與供奉大賽截然不同!
它並不是一場單純的競賽,而是考慮到“掌門”的特殊性質,要先給所有參賽者進行五個月的“掌門培訓”。
唯有通過培訓考核的選手,才有資格進入最後一個月的競賽環節。
至於培訓的課程,大致分為兩類:
一是德行課,旨在塑造掌門之品;
二是技能課,涵蓋了陣法、煉丹、煉器、符篆等多項內容。
所有課程最終都會進行考核。
若成績不達標,便無法進入最終的“競賽”環節。
因此,前五個月看似是在培訓,實則也是一種變相的競爭。
由於柏九對陣法、煉丹、煉器等技藝全然不通,所以當他得知還有考核時,眉間不由自主地爬上了一抹濃濃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