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徒皆願為之赴火蹈刃,死不還踵】。意思是墨家弟子們為了巨子的命令,即使是上刀山,下火海,全身磨成粉末也願意。巨子就是墨家的最高領袖者,所有墨家弟子必須完全無條件的服從巨子的命令,即使是讓你去死,你也必須毫無畏懼的去死!
舉個例子,在孟勝擔任墨家巨子時候,他曾經號召身邊的一百八十位墨家弟子和他一塊去幫彆人守城,但最終因為兵力的懸殊,以及彈儘糧絕等原因,最終敗亡殉城。
兵敗後,孟勝以身殉城,其餘的墨家弟子也毫不猶豫的跟隨他自殺殉城,就連逃出去傳遞情報的三個墨徒,也在傳遞完情報後,立即返回了孟勝殉城處,自儘而亡。
由此可見,巨子在墨家中的絕對領導地位。但,也恰恰正因為是這一點,讓墨家終不為君王所容。
為什麼呢?因為對於君王來說,他才是整個天下的主人,全天下的人都應該聽他一個人的才對。可偏偏有這麼一個組織,他們根本就不聽你的,因為他們隻聽巨子的,一山不容二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麵對這種號召能力,凝聚力都這麼強的組織在身邊,任誰當君主也不能安心啊!關鍵這個組織的思想還與君王背道而馳,墨家公然存在的巨子製度,必然是君王等統治者必須打壓的對象。
墨家不被君王接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據《呂氏春秋》記載: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這是對墨家之法的一部分敘述,這句意思是作為墨徒的一員,殺了人就一定要償命,弄傷了人也一定要受以刑罰。
而在墨家之中類似於這樣的法令非常的多,時時刻刻的約束著墨家子弟,這也是墨家子弟行事的主要遵守標準。
這些法令確實讓墨家的組織紀律更加嚴謹,對墨家的長期發展也非常有益。但是,同樣也因為這些法令,而使得墨家極度遭受君王的忌憚!
因為這些法令的前提是,不能淩駕於君王之上,這個法令約束的範圍亦應該在國家法令之內。
而墨家內部的法令,卻是真正的【我行我素】。一句話,管你是權貴也好,什麼君王也罷,隻要是我墨家弟子違反了墨家之法,誰來了也沒用!
之前就有個例子,有個巨子的兒子殺人犯了法,被官府抓住了。由於當時墨家的名氣很大,秦惠王一來是想賣這巨子一個人情,二來是因為這巨子年紀已大隻有這一個兒子,三來是想為以後招攬墨家人才做準備,所以開口赦免了他兒子。
可誰知這巨子不領情,他無視了秦惠王的王令與威嚴,執意按墨家的法令處死了自己的兒子!
這種公然藐視君王,將內部法令高於君王之上的做法,怎麼可能不讓統治者忌憚?同時這樣的組織也是君王所駕馭不了的!
所以墨家這樣一種將內部法令看的比君王更重要的組織,以君王為首的統治者絕不可能容忍其發展,對其進行打壓就是必然的了!
墨家還有一個規定,【凡墨者入仕,必以墨學治世,所得俸祿者,亦上交於墨。】就是說,隻要是墨家子弟去當官,必須在所管理範圍內施行墨家的主張思想,並且自己的俸祿也要上交給墨家組織分配!
這就很不現實了,這天下可不是墨家的天下,可墨家卻大力推行節葬、節用、非樂等等主張,其實都是在針對以君王為首的貴族集團。
因為在墨家的理念中,君王權族們的鋪張浪費其實都是建立在壓榨百姓基礎上的。例如君王建立繁華的宮殿,勢必要征召許多的民夫,白白的浪費眾多的勞動力。
而貴族們若是減少對百姓的剝削與壓迫,這又顯然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
所以墨家招致了以君王為首的貴族集團反對,故而以君王為首的統治集團,麵對墨家這樣的做法,也一定會竭力打壓追捕直至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