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陛下!”
“快來看看仙人所用之神兵!”
啊?
神兵?
白稷晃了晃手裡的菜刀。
這是他在菜市場某位高人手裡買來的。
高人扛著喇叭,各種吹牛。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正所謂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混的再叼,一磚撂倒;體格再壯,人多也跑。”
“王八蛋老板帶著他的小姨子跑路啦!原價998的精品菜刀,現在隻要九塊八!”
……
彆的不說,菜刀質量是可以。
白稷主要也不用來砍骨頭,切菜剁肉用了六年也沒事。
秦始皇聞言連忙湊了過來。
連帶著蒙毅也跟在後麵。
白稷也懶得搭理三人。
把鹹肉先放開水裡泡會兒,去掉點鹽。
不然太炒出來就太鹹了。
把灶台打開,裡麵還有餘火。
這土灶是白稷自己用陶泥壘起來的。
其實從農村出來的就知道,很多家裡還保留著大灶。
燒飯燒菜全都是用的大灶。
特彆是逢年過節,親朋好友來家裡頭聚會。
大灶的好處就彰顯出來了。
特彆是到了冬天,就喜歡坐在大灶旁邊。
丟幾個小紅薯到火灶裡麵。
聊著天,打著牌,吃著瓜子。
暖和的很。
等菜炒好,紅薯也差不多烤好了。
把燙手的山芋拿出來,齜牙咧嘴的吹著,把皮剝開。
黃心紅薯就會散發出股獨有的香甜味。
可惜,他六年沒吃過了。
灶膛用專門的木板封好,基本過一個晚上都還有火。
早上起來的把木板打開,再往裡麵填充點麥稈。
濃煙滾滾,順著煙囪飄向天空。
嫋嫋炊煙,透著人氣兒。
蒙毅此刻也是看著很新鮮。
這個時候是已經有灶了。
要說到吃,從古至今關於吃的記載可太多了。
最早期的時候灶台還未完全普及,並且不像後世那樣。
就是隨便壘起來的小火灶。
主流用的就是鼎!
貴族們用青銅,老百姓用陶土。
然後是甑,蒸食用具,多為圓形,有耳或無耳。
再就是釜,圓底而無足,必須安置在爐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體支撐煮物,可視為現代鍋的前身。
不有個成語破釜沉舟嗎?
說的就是這。
現在主流就是釜搭配灶台。
不過,現在的灶台缺點太多了。
燃燒不完全,保溫差,利用率極低。
沒有灶箅,甚至是沒有煙囪的。
和白稷的沒法比。
灶台放了三口鍋。
這是白稷的全身家當了。
一口鍋燒飯,一口鍋炒菜,一口鍋燒水。
基本上是這樣。
有時候需要燉湯了,就用燒水鍋湊活著用。
早上起來,白稷就喜歡先燒上一鍋水。
喝點開水,發著呆。
思考人生。
他思索的問題都很深奧。
早上吃什麼?
中午吃什麼?
晚上吃什麼?
明天吃什麼?
……
白稷懶得搭理這三個憨憨。
捧著把破菜刀,指指點點嘀嘀咕咕的。
有病吧?
你們彆告訴我現在連菜刀都沒有?
“仙師!”
“這神兵是何材質所鍛造?”
秦始皇撫摸著菜刀,滿臉吃驚。
他的稱呼已經從先生晉級為仙師了!
這刀……必是神兵利器!
“不鏽鋼吧,不知道你們這稱呼什麼。”
“沒啥用,就用來切菜剁肉的。”
“等出去後,你想要就送你當紀念品了。”
白稷輕飄飄的說著。
秦始皇發達的大腦CPU冒煙宕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