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秦第一聖人,豆聖!(求推薦票)(1 / 2)

五畝土豆全都挖了出來。

王賁拍著胸脯表示,沒有遺漏半顆土豆。

王綰李斯等人也沒閒著,一次次的清點核算。

最後給出個大概的數字。

畝產三十四石左右!

當然,這隻是他們大概的估算,其實也相差不大。

這是個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的數字。

彆說王賁他們,便是早早有心裡準備的秦始皇也是滿臉激動。

白稷沒有吹噓!

說畝產三十多石,那就是這麼多。

這都是真的,那其餘事能騙他們?

有什麼比畝產三十四石的祥瑞還誇張的?

沒有!

就算白稷現在告訴他們,這土豆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們也會點頭相信。

實際上……好像也差不多?

好在有玄鳥衛的幫助下,速度快了許多。

後續的作物也悉數都摘了下來。

稻米,玉米,辣椒,番茄,西瓜……

特彆是西瓜!

一顆顆重的很。

實乃是消暑解渴必備水果。

比桃子橘子什麼的,好吃多了。

因為嫁接等技術的不普及,秦朝很多水果的口感味道都不如後世。

吃過野桃子的就知道,有些酸澀的很。

秦始皇就很好西瓜這口,又沙又甜。

大中午的來上半顆,不要太過癮。

上次看到白稷用湯勺挖著吃,他也這麼學。

還彆說,半個都是他的,吃起來更爽!

蒙毅和李信則是分另外一半。

皇帝嘛,肯定得有些特權的。

切開成塊吃起來對秦始皇十分不太友好。他留著絡腮胡,吃完後胡須都有些黏,很不舒服。

還是用勺子吃著爽!

大概過了一個多時辰,可算是全都收割清點好。

李斯拿著份清單,手都在哆嗦。

要不是他親自核算的,他都不信這是真的。

“如何?”

“稻米畝產十石!”

說的就是水稻。

白稷就種了一畝地,脫粒脫殼都是直接用仙法而成。舂米的法子他是有的,但他懶得做。

要不然他會隻種這麼點?

秦朝時期水稻自然是有的,還是主糧之一。

不過,主要種植在巴蜀等地。像是關中地區因為氣候土壤的緣故,主要耕種的還是粟米或者麥子。

水稻產量天生就比較高,畝產三石至五石不等。

像這裡足足有著十石!

全都是連帶著稻梗都收了起來,還沒脫粒。這是王綰和李斯抽調了樣本後,往少裡預估的數據。

按照白稷的算法,應當有個十一二石的。

好好伺候耕種,更是遠遠不止。

“玉米,畝產十一石!”

玉米有兩畝地,兩畝皆是差不多。

他們測重都是去掉桔梗,隻算玉米的純畝產。

和水稻差不多,也是相當不錯。

其實玉米要比土豆更好些。

玉米曬乾脫粒後,儲存的時間可不短。

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儲存在半年以上。

另外也能做成棒子麵兒,熬粥做窩頭都可以。

純棒子麵窩頭口感還行,關鍵還抗餓。

李斯每報出來種,都會引起片嘩然沸騰!

這些個大頭兵一個個眼睛都紅了。

雙手挖土挖的破了皮,沒有人叫苦叫疼的。還比著誰挖的快,誰挖的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