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裡正老農,功德!(求推薦票)(1 / 2)

暴雨過後便是大晴天。

琅琊山腳下,有黔首包著黑色的頭巾,著麻衣木履而來。

這是前幾天來的消息。

說是大秦來了位仙師,能以菽豆製成珍饈美味。

行宮內沒有菽豆,便以糲米來換菽豆。

前麵說過,菽豆這東西現在價錢很便宜。

張儀遊說韓王的時候,就鄙視過他們,說他們老百姓隻能吃豆飯,吃豆葉湯。

秦人更好粟米麥黍,種的也都是這些。

聽到皇帝要以糲米換菽豆,自然來了大把大把的黔首。把家裡最飽滿最好的大豆搬了過來。

以現在物價而言,交換一石糲米大概能賺個三四錢。

這是穩賺不虧的買賣!

秦朝商業並不算差,像是還有金布律這種專門的律法。

白稷站在旁邊,喂著發財。

這一幕有點像是秋收後生產隊收糧食。

不想要糲米的,可以直接換錢。

胖子勒石頌功後也是相當高興,不在意這點錢。

但對這些黔首而言,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負責這事的就是趙高。

其實以趙高這官職不可能淪落如斯,隻不過是秦始皇的意思而已。

老農換完沉甸甸的一石菽豆,捧著手裡三十枚錢幣。

一枚枚數著,寫滿滄桑的臉上滿是喜悅。

有這錢,他可以買些粟米。

還能買點葛麻做衣,再買些粗鹽。

嘖……舒坦!

老農怎麼也沒想到陛下這麼尊貴的人呢,會突然說要收購菽豆,聽說有多少收多少嘞。

豆腐他也不懂,總之能收上去就好。

對白稷這位素未謀麵的神仙,添了幾分好感和感激。

還彆說,白稷還又獲得了些功勳值。

按照秦始皇的意思,他是準備讓馮毋擇從琅琊郡調撥。他是皇帝,誰敢找他要錢的?

經過白稷勸阻後,才選擇就地收購。

琅琊郡此前屬於齊國,齊王建投降歸秦卻被餓死,這也令齊國子民心生怨恨。

隻能說,沒有尊嚴的投降可能也無法換回尊嚴。

齊國強盛,秦始皇本就不會留他活口。再加上齊王建的投降,令秦始皇更加不屑。

通過這小小的菽豆,能讓這些黔首享受到好處,未嘗不是件好事。肯定無法改變所有人,也足夠了。勿以善小而不為,這還是有些道理的。

“老翁是琅琊人士?”

白稷捧著發財,跳了下來。

看見這幕,趙高頓時蹙眉。

這是要做甚?

“自是,不知小郎君所為何事?”

老農有些不明所以。

看白稷穿著打扮應當不俗,所以說話帶了幾分客氣。

“家中可有子女?”

“有,二子一女。”

好家夥,三個娃。

古代可沒有限製生育的說法,相反是生的越多越好。

天黑後沒有娛樂生活的百姓,就會做些運動。

現在醫學水平不到位,難產夭折的多。這也扛不住人能造,所以三四個娃是常態。

娃娃越多,就越難養活。

能長大成丁的實在是不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