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嘗過兩次,覺得味道並不好,微苦。而白稷炒的是又酸又辣,味道極佳。搭配白饅頭,吃起來剛剛好,就是菜相略黑有點不太好看。
一邊吃一邊聊,王翦也算大概知曉。白稷馴獸,為的是未來作戰用。平時也可做些農活,節約人力。老秦人窮,五戶分一頭耕牛便是好的。農忙之時,隻得以人力背犁。這些野獸經過白稷馴化後,也可充作農用。
蒼鴿用作通訊,隻要距離不遠蒼鴿很好用。就算戰馬有驛站,但真要論速度也比不過蒼鴿。要是相隔一千多裡的話,那就不好說了。蒼鴿可能會在中途歇息,還有可能遭受襲擊。不光是野獸還會受天氣影響,近距離的話會方便許多。
這幾日白稷都派人在訓鴿,讓尚牛帶著鴿子騎馬至遠處。然後再把鳥籠打開,計算它們返回的時間。效果還算不錯,三四百裡內都會返程。就是速度不等,有時快有時慢。
王翦聞言也是歎為觀止,對白稷手段越發佩服。
“國師之意,可以飛鴿傳書?”
“嗯,近距離沒問題。你們若是有興趣,也可以在頻陽馴養。”
還彆說,王翦還真有興趣。他現在一天天閒的渾身難受,巴不得能到處逛逛。早些年各地奔波打仗,年老突然閒下來,他肯定受不了。
養鴿子還的確是件不錯的差事,做的好對秦有大利。王翦作為統帥,自然清楚軍情重要。有時候得上千裡加急彙報,跑死跑廢戎馬都很正常。
若蒼鴿真能以飛送信,那秦國豈不是發了?
像現在政令下達,從鹹陽傳到邊陲城鎮,月餘功夫便算是快的。戰馬戎馬需要喂專門的材料,成本極高,有什麼損失簡直能心疼的抹眼淚。
可蒼鴿不同,蒼鴿能吃多少稻穀?速度快,高山大川皆可飛掠,隻得節約多少糧食?
“若蒼鴿被射殺如何?”
“那個……多放幾隻不就行了?”
王翦一時語塞。
有時候考慮到軍情重要,也會派遣數騎同時送陰書。同樣的道理,蒼鴿也行。要是怕會被射殺,一次放幾百隻蒼鴿出去,總有能歸巢的不是?
便是在一戰二戰時期,戰鴿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秦朝這個時期,更是大功。
王翦雙手緊握,激動的是須發皆張。
“現在還處於測試階段,大概得再過段時間。”
事情比較多,白稷也是比較頭疼。
“對了,還有兩樣物件,你們來試試。”
王翦是不明所以,就被白稷帶至後院。
……
這還是早上的事情,白稷差點給忘了。
黃馬打著響鼻,身上掛著馬鞍和馬鐙。馬鞍是木質的,上麵還有獸皮披著。設計成四角馬鞍,以樺木製成。馬鐙則是以純鋼打造,鋥光瓦亮,自由垂在馬腹兩側。
馬蹄鐵可以讓戰馬更加耐用,卻無法提高騎兵的作戰能力。價值最高的還是馬鐙,然後是馬鞍。
馬鐙的出現徹底解放了騎兵的雙手,靠著雙腳就能控製平衡,雙手揮舞馬刀劈砍都很輕鬆。現在也有類似馬鐙的器具,主要給稚童練馬用。借助腳蹬,然後能翻身上馬,且隻是單邊的。
像現在騎馬對技術要求極高,得用手抓住馬背上的鬃毛,雙腿還要死死夾住馬腹。白稷試過次,把他顛的隔夜飯差點吐出來。
不久前白稷讓魯匠以鋼打造成雙邊的馬鐙,主要是想看看能否發揮出其作用。
“這是什麼馬具?”
“此物名為馬鞍,此為馬鐙。”
王翦蹙眉不解,還是不解其意。
接著,便讓商季負責演示。商季作為玄鳥衛,騎術本就十分精湛。有了馬鐙和馬鞍後,更是如虎添翼。這兩日商季都在練習,效果還真不錯。
對騎兵而言,最好的武器肯定不是劍。彆的武器現在也沒有,商季就拿長戈湊活了下。
雙腳踩在馬鐙上,雙腿一夾,戰馬當即殺了出去。商季雙手揮舞長戈,不受絲毫影響。借助戰馬,衝擊力極其驚人。
一個橫掃,便看到顆碗口粗的柳樹被一分為二。
“彩!”
王翦當即拍大腿誇讚,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白稷也同時喝彩,而後滿臉笑容的揮了揮手。
“商季,我這柳樹被你斬斷,你可得賠錢!”
滿臉興奮的商季聽到這話,險些從馬背上摔下去。他這可是聽白稷的意思,就想著演示下,錢不能公費報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