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最後灰溜溜的走了,懷裡還揣著竹簡。還順走好幾副馬鞍和馬鐙,指了指胖虎,“國師,這胖虎肥的很,絕對好吃,哧溜!”
關門,放狗!
李信隻得把隨身的玉佩放下贖身,這才得以離開涇陽。這家夥上輩子絕對是流匪出身,還從白稷這順走了幾顆土豆,還說帶回去耕種。
這其實倒無所謂,李信還不至於蠢到把祥瑞吃了。要讓鮑白令之等博士知曉,絕對能把他給噴到死。他想的是先自己種點,然後再帶至隴西傳開。
“唉,虧了虧了……”
淳於越一邊說,一邊把美玉鎖在木盒內。上次王翦上門來討要土豆,白稷都沒給,竟讓李信個憨憨帶走了幾枚。
玉璞是上好的藍田美玉,色澤通透,值錢萬。可和土豆這種祥瑞比起來,那就是渣渣。更彆說還有馬鐙和馬鞍,更是血虧。
馬鐙馬鞍就製作來說,其實沒多少難度。要說做的細致那肯定要費不少力氣,但以現在來說能用就好,沒那麼多的講究。
有此等好東西,秦始皇自然不會放過。已經敕令南陽郡調動三千戶匠師,即刻趕製。以熟鐵製成便可,材料簡單便宜。
煉鋼法目前還處於保密階段,其餘圖紙也需妥善保存。外傳者,夷三族。胖子知道馬鐙馬鞍對騎兵的重要性,但肯定是瞞不住的。
見識過白稷的手段,他很放心。未來的戰鬥,會因為白稷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淳於越放下書冊,悠悠的歎了口氣。愛不釋手的撫摸著書冊,猶如在愛撫女人光滑如玉的後背。嗅著那濃鬱的紙香,頓時令淳於越神()清氣爽。
這是經過印刷後的《千字文》,裝訂成書,用的是後世的包背裝。書頁背對背地正折起來,有文字的一麵向外,版口作為書口,然後將書頁的兩邊粘在書脊上,再以針線穿釘。
加起來總共就三十餘張紙,光千字文肯定不需要這麼多的。所以裡麵還有些是基礎教材,包含《呂氏春秋》中的部分寓言故事。包括基礎算學也在其中,都是基礎。
這就是私塾的教材,一本書承字近萬,一卷竹簡都比這重。淳於越對其是愛不釋手,教材可都是他按照白稷的意思,親自編撰的。
包括琅琊石刻,都榮登教材。按照白稷的說法,這就叫思想教育,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稚童皆是如同白紙一張,以後會成什麼書,全都看淳於越如何揮毫潑墨。
他們對於曾經的仇恨,知之甚少。隻要秦國儘量不去提及,自然可以讓他們放下往日的仇恨。再加上宣揚諸夏一體,天下大同為大勢所趨,早晚能平息宿怨。
隻不過私塾還在建,稚生也不多,書籍還不夠,一切還處於理想構造中……
……
孟草現在又有了新活。除開要在造紙坊內曬煤運煤,還得去食堂打點。沒工錢,隻是臨走前可以帶幾個粗饅頭回去。
她的兩個弟弟現在都拜師魯匠,學習鑄造。現在就幫著打造馬蹄鐵,其他比較高深的就沒讓兩人做。年紀都不大,一個十四,一個十二。魯匠待他們也不薄,工錢每天按時結算,還管吃。
吃的不說多好,但絕對比之前強的多。能吃乾的,就絕對不會給稀的。雞蛋河魚,天天都有。偶爾還會燉個羊骨湯,鮮美的很。加上實心大饅頭,頓頓都吃的恨不得拍肚皮。
上次白稷還每人發了二尺葛麻,讓他們自己做衣服。好歹也是牌麵,不能穿的太寒磣。新衣服很多人都有,卻沒看到有人穿出來的。
沒辦法,在煉鋼廠裡頭,熱的渾身大汗。稍微不注意,可能就會燙個窟窿,誰舍得穿新衣裳?一個個都摳的恨不得把銅錢掰成兩半花,有點錢便會藏起來。居安思危,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吃得好穿得好,決計不會亂花錢的。
可問題在於,他們這麼乾是爽了,白稷咋辦?
白稷的功勳值全靠他們的生活水平。手裡有錢有糧食,可生活水平和之前沒啥區彆,一個個摳的不行,這讓他是一個頭兩個大。
上次白稷提了一嘴,說一天得吃三頓飯。
聽到這話,好幾個黔首差點栽河裡頭。
三頓飯?
昊天在上,涇陽裡頭誰這麼糟蹋糧食,那絕對會被戳脊梁骨唾罵。一天兩頓飯,已是不敢想的事。三頓飯,那是勳貴才能享受的。
孟草把葛衣上的褶皺捋平,忐忑的站在府邸門前。望著氣派的大門,不敢上前。她是今天剛好放假,想著來求白稷做件事。
正所謂長姐如媼,家裡二老患了病。重擔全落在她的身上,現在兩個弟弟乾活倒也能幫襯著些。隻是,孟草有自己的想法。
前幾天孟草聽齊軒說起個事情,君上是打算要建個私塾。將會超越齊國的稷下學宮,有當世大賢於學府傳道授課。甚至,白稷也會偶爾開課。
白稷學究天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若能得其傳課,那就有出仕的機會。
在這時期,隻要識字便是了不得的人物。當個裡正綽綽有餘,若是再有些學識,成為亭長乃至縣吏都可能。能出仕就職,絕對比在地裡頭刨食吃來的強。
孟草雖然不識字,卻識大體。隻要私塾建立起來,必定會有不少人搶著入學,怕是鄰縣乃至京畿勳貴都要趕來。彆的不用說,白稷一人便抵得上百家顯學。沒看到皇帝連少子胡亥,都交給白稷了?
勳貴若來,還有他們的份嗎?
孟草鼓起勇氣,拎著竹籃輕輕叩門。
尚牛打開房門,發現是孟草後頓時有些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