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貨,瓜慫!對方屯兵八萬,糧草充足。你通過這種手段,他就會出來了?就算出來,對方八萬精銳,便是贏了你還剩多少人?動動你的腦子,瓜慫!”
王賁氣的是破口大罵,這仗要是按照李淳這麼打,秦國就完犢子了。李淳這樣的勳貴之後,必定是秦國未來的支柱。到時候要讓他們領兵作戰,秦國怕是危矣。他知道李淳等人年紀小,或許想不到好的辦法,但也不能犯下如此蠢的錯誤。
當時伐魏之時,形勢極其複雜,絕不能耗費太多兵力。正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要不是大梁城周遭靠水,還正好碰上雨季,要不然也無法水淹大梁。
秦守這邊貫徹條原則,死活不開門,就這麼耗著。秦國兵伐魏國,若是不能速戰速決,光糧草的消耗都扛不住。李淳苦著臉,憋了半天也沒想到好的辦法,最後隻得咬牙道:“不然就直接強攻?”
“愚蠢!!”王賁已是氣的臉色漲紅,怒聲喝斥道:“開城決戰都會令秦損失慘重,強攻大梁,你想讓秦國死傷多少人?你若是老夫手底下的都尉,老夫必定先打你二十軍棍!”
白稷在旁憋著笑,可憐王氏父子縱橫沙場這麼多年,不知多少頑劣不遜的人被他們治的服服帖帖。攤上這票猴崽子,也是束手無策。王賁沒想過強人所難,李淳年紀尚幼,想不出來屬實正常。但是,也不該如此愚蠢。就像李淳後麵所說,王賁前麵都解釋了,他還犯下更蠢的錯誤,這就不能接受了。
“那就圍而困殺!”
有人站出來出謀劃策,這半大高的少年為太仆之子。太仆教導子嗣也算有一手,所以他倒也算是想出條路來。
“此計亦不可。大梁城的糧食可支撐三年,秦國能支撐多久?”
“這……”
“你這辦法雖不可行,卻比先前的強些。”王賁捋著胡須,認真道:“為統帥者,不可急躁冒進。行軍作戰,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大梁四周環水,若逢雨季,再做水庫蓄水。隻要機會合適,便可決堤水淹大梁城,以最小的代價兵不血刃拿下大梁!”
王賁還是相當窩火的,這好歹也算是他的成名之戰,這些小崽子們竟然一個都不知道?
後麵王翦則是麵露微笑,在他看來打仗求個穩字。穩中求進,這才是製勝手段。能少死些人,那都是大功德。就如當初伐楚,他也是活生生的把楚國給拖死。急躁冒進,絕對是行軍大忌。
聽到王賁說的後,這些人頓時是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老規矩,回去後以此為題,寫篇五百字的策論來。”
王翦揮揮手,李淳等人皆是苦著臉。
這鍋還得白稷來背!
白稷當時隨口說了句好記性不如狼毫筆,再加上看到胡亥成了材,王翦也覺得這套不錯。所以,李淳這票人可就倒了大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