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麵朝青山。
越來越多的稚生自各地而來,他們都是涇陽人,來自不同鄉亭。有男有女,不過男的偏多。六百多人,大概就隻有寥寥幾十個女娃。穿著最乾淨體麵的淡纁色衣裳,黃而兼赤則為纁。秦始皇穿著的便有這種顏色,不過她們的更淡些,價錢也不高。
這年頭女子也有讀書寫字的,在後宮也有女官,隻不過大體上還是以男子為主。現在條件有限,一戶隻能選一人,石頭兩兄弟算是例外。即便白稷並未限製男女,但男子傳家立業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大部分還是選擇男子。
即便在後世其實也是如此,白稷家有個親戚,家裡為了個兒子生了四個娃。家境不好,三個姐姐有的連小學都沒讀完,就得幫著在家裡頭做農活。最小的兒子享受著各種優待,一家子供他讀了大學。
長姐如母,就如孟草其實也是如此。學宮的重要性便是黔首也能明白,他們雖然沒目不識丁但道理都懂。鹹陽勳貴為了搶個名額,差點是大打出手,還花了大量的錢財。連勳貴都如此,他們自然也得把握住機會。
彆的不說,白稷甚至還會親自傳授。
乖乖,這可是開天辟地的大事!
要能在白稷手底下學個一招半式,那可是相當於跨進半個勳貴圈。今後便是入鹹陽秦廷為官,都理所當然。看看涇水亭的雀,這夯貨跟著白稷去了趟草原,回來後就封了爵,還有兩個戎狄奴隸伺候著,日子過得極其舒坦。現在也不用耕作,有奴隸乾活,出行都可以騎上匹矮腳馬,不知多少人羨慕。
雀出去逢人就吹牛,還說自己在草原上一個揍十個。亂軍叢中,殺了個七進七出,還拚死救了將軍。當然,以上這些純屬他編撰的故事。
可惜,有些黔首家裡頭符合年齡的隻有女兒,隻得把女兒送來學宮。其實在白稷看來男女都可以,隻要好好學習就行。
學宮內熱鬨的很,今日便是開學典禮。裡三層外三層,玄鳥旗幟隨風狂舞,大量的玄鳥衛和衛卒皆是戍守在四周,保護秦始皇的安全。這次學宮開學,秦始皇作為學宮祭酒肯定得來主持儀式。
白稷專門命人搭建座台子,方便他們演講。昨日秦始皇便已抵達,還專門接見黃庭堅等隱士大賢。他對人才素來比較寬厚,特彆是他們這些有真本事的。有幾個他甚至都能叫出名字,還曾經想邀請他們入朝為官,隻可惜人家直接跑路了。
此次他們留在學宮,也算是間接為秦國效力,栽培人才。有些學派秦始皇還是不屑一顧的,最瞧不起的便是神農教許誌,他對農家言論素來不喜。總是想著天下大同,皇帝勳貴都得和黔首般耕種自食其力。
這不是在扯淡?
他閒暇之餘耕種,就當是放鬆陶冶情操,可讓他天天種地,這是要害秦國!他去種地,誰來治理秦國?農家太過理想化,不被大部分人接受,所以至今都沒什麼發展。學派想要流傳發展,靠的不是黔首而是勳貴階層。
大部分黔首連字都不識,如何支持他們?
看不順眼歸看不順眼,秦始皇也沒當麵表現出來。此事已經全權交給白稷處理,招攬什麼人也都由白稷管,所以他也不便說什麼。
此刻鑼鼓喧天、爆竹齊鳴、旗幟招展、人山人海。
稚生都根據身高順序排好,猶如戰陣立於操場,這些都是王翦所安排的。以百年老竹製成的旗杆上飄蕩著玄鳥旗,這也是白稷安排的升旗儀式。玄鳥旗象征著秦國,簡單的儀式還能增進他們對秦國的歸屬感。
此次典禮秦始皇極其看重,還命奉常協助白稷安排。由太樂負責伴奏,由太祝負責總體流程。秦始皇環視一圈,手持竹簡詔書,徐徐走至前方,全場瞬間寂靜無聲。
“咳咳!”
看到這些稚生如此配合,秦始皇相當滿意。
“維二十九年,時在早春,學宮建立。”
“今聖法初興,經理宇內,視聽不怠。作立大義,昭設備器,鹹有章旗。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黔首改化,遠邇同度,臨古絕尤。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
這番話是白稷根據史記刪選的,按理說今年秦始皇會繼續巡遊,並且還是朝著琅琊方向,再臨之罘、琅琊山。隻不過今年遲遲未曾開始,甚至是有意向終止。齊國為最後敗給秦國的,而且地大物博,所以有不少六國餘孽潛伏於齊地。秦始皇總是朝著齊地巡遊,也是想著震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