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為外放靈子,和徐福地位相同。不過張良心中始終想的是恢複昔日韓公室榮耀,即便暗中加入隱靈教,為的也隻是學身本領,成就一番大事。當初黃庭堅將其收為徒弟,也是因為張良天資過人,更有過目不忘之本事,研習學問極其刻苦。
雖然知道張良目的不純,但是黃庭堅也並未在意。當時白稷並未出山,秦國看似得了天下,實則暗流湧動,稍有不慎便將被顛覆。而秦始皇未令天下休養生息,而是以疲民之策對待六國黔首,修建皇陵、馳道、離宮……
其實不止黃庭堅如此,還有諸多隱士大賢皆是這麼認為。就如後世劉邦的老丈人呂公,那位懂得看相的奇人,也同樣也有此看法。黃庭堅為墨家得到傳承,想的是出海遠渡,尋找一片安全之地。不過,這並不代表著墨家會徹底放棄中原。
墨家秉持的原則便是兼愛非攻,可天下大亂已成定居。所以黃庭堅想的是栽培張良,令他有朝一日能夠匡扶為明主,成就霸業。所以,便傳授他諸多墨家手段。結果白稷的出現,卻是打破了他們所有人的計劃。畝產數十石的祥瑞,足以令天下黔首歸心。
白稷更是與百家淵源頗深,甚至與墨子先師關係不淺。再加上白稷當時拿出的模型,更是令他歎為觀止。經過白稷所說,他也決定入學宮傳道受業。其餘墨者弟子,可以為白稷效力。現在涇陽正好是缺人手的時候,隻要有身力氣,絕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擅長匠活的,可以進工坊乾活,或者直接留在學宮建造阿房宮和學區房。要是武藝出眾的,那麼可以成為學宮的保安。主要負責保護學宮的安全,需要更卒的時候也是這些墨者首當其衝。他們自幼習武,可要比雀這種半桶水要強的多。
黃庭堅想的是讓張良也來,還想舉薦他成為白稷的屬官。現在就淳於越一個屬官,還得兼任府上管家,掌管財政物資。以張良的能耐早晚都能出頭,若是白稷再幫忙舉薦,張良入鹹陽為廷臣都不成問題。可惜,張良對秦國的恨令他不願意為秦國效力。
張良選擇脫離隱靈教和墨家,竊取了寒星劍和《素書》,現在已不知所蹤。隱靈教有二寶三籍四術,寒星劍為二寶之一,乃是歐冶子親手鑄造的神兵利器。《素書》就更加不用說,乃是隱靈教奇書。張良圯上受書的故事都聽說過,其中便有《素書》。
黃庭堅為惜才之人,生性淡薄。他雖然派遣墨者追查張良,不過並沒有想過要他的命。張良還通曉《太公兵法》,再加上手上的《素書》,張良未來的成就便是黃庭堅都不敢小覷。所以他還是有些愧疚,畢竟張良就這麼跑了。
“走了便走了,黃公無需介懷。”白稷淡淡一笑,“張良家世顯赫,為韓相之後,家國仇恨,不願入秦也正常。等今後諸夏大同,本君相信他自會來見。”
白稷舉手投足透著股淡然,根本沒往心裡去。張良在的話,的確是可以好好栽培,未來也能輕鬆些。他不在也無所謂,有白稷這位無所不能的存在,何必在意?
“那麼庭堅告退。”
黃庭堅躬身作揖,就這麼走了。
這幾日他還得忙著備課,不得帶一年級的思修課。闡述墨家思想理念,以此栽培稚生。按照白稷的說法,有些不該提的理念萬萬不可提及。當初在稷下學宮雖說是暢所欲言,但有些理念同樣不能提。在彆人地盤上,該守的規矩還是得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