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廷之上,響起一連串的拍大腿聲,諸多朝臣皆是對此讚不絕口。就包括素來不支持扶蘇的李斯,此刻也是捋著胡須,不住點頭。即便扶蘇的長篇大論,他們依舊是聽的津津有味。
反倒白稷困得差點睡過去,扶蘇說的都是白稷經曆的。扶蘇寫的政論,他也早早都看過,實在是沒什麼好聽的。白稷對他也是相當佩服,能將如此簡單的事情,說的這麼複雜!
關鍵是有些瑣碎的小事根本沒必要提及,顯得非常繁瑣。要讓他給分的話,他壓根都不會看完,直接打個最低分,這還是看在他辛苦寫這麼多字的份上。
秦始皇捋著胡須,輕輕頷首,“此次汝做的還算不錯。”
說是這麼說,但他嘴角還是藏著抹微笑。扶蘇好歹是他的長子,此次所為得到諸多大臣認可,他心裡自然還是非常高興的。隻不過他並不想表現出來,畢竟扶蘇距離合格的接班人,還差的遠。
“此次南郡水患平息,國師功不可沒。”
秦始皇頓了頓,而白稷也是時候的站了出來,該給的麵子肯定是要給的。而秦始皇則是難得露出抹笑容,“此次若非國師,南郡必生大患。有楚匪暗中散播謠言,中傷國師。國師於南郡所為,令謠言不攻自破,更是令楚地黔首徹底歸心,實在是居功至偉!“
這話可不假,在秦始皇和諸多大臣看來,水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流言蜚語。借水患攻擊秦國,或許無法動搖秦國根基,卻能夠蠱惑不少的災民。一旦災民生亂,秦國隻能選擇動用兵力,到時候必生大亂。
還好白稷出手,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中。換做他們來負責的話,其實也能做到類似的事,但是卻需要秦國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國師雖不在乎身外之物,但朕不能不封賞。此次便賜良田百頃,戎馬三十,布帛百丈,金百鎰。”
“稷拜謝上。”
白稷躬身作揖。
這些賞賜絕對是價值不菲,雖然沒彆的賞賜,但也是相當不錯。扶蘇則是不解的看著秦始皇,又看了看白稷。不光他如此,朝中還有些大臣也是不明白。
彆的不說,白稷入秦後做的事情所有人都看得到。北伐匈奴,幾乎可以說是白稷靠著一己之力而為。研製的火箭弩飛劍,無人能敵。祥瑞就不提了,光是白稷研製的各種興農重器,便無法衡量其價值。
又修建學宮,令秦國儘得百家大賢高士。有他們栽培稚生,未來必定可以成材!
再說這次水患,白稷親自動手,令謠言不攻自破。沒動用秦廷國庫,全靠自己以工代賑,便令南郡十幾萬災民有飯可吃,以後還能得到賈人大量的關稅。
以白稷的功勞來說,封徹侯可能還差點,但封個關內侯絕對是綽綽有餘。徹侯對武將而言很難得到,但對於秦廷朝臣來說並不難。就拿李斯來說,他作為丞相,自動會得到徹侯爵位,所以便得尊稱他聲君侯。武將封徹侯,自秦國立軍功製度至今也未曾有幾人做到的。
白稷並不算是武將,所以他封個徹侯也沒什麼問題。最起碼朝堂上下,沒人會不服氣的。不過,類似於馮去疾等人都清楚是怎麼回事,隻是沒說出來而已。
……
……
宮廷內。
扶蘇正襟危坐,坐在旁邊。而秦始皇則是端坐於階梯之上,翻看著扶蘇這些天的所見所聞。瞥了眼旁邊坐立不安的扶蘇,秦始皇放下竹簡,淡然道:“怎麼,坐不住了?”
“扶蘇心有不解,求上解惑。”
“說。”
“以國師今日之功,便是封徹侯都不過分。為何此次隻是賞賜些財物,卻未曾封侯?”
扶蘇是直性子,敢愛敢恨,他覺得有問題的時候必定會站出來質疑。就和未來他明知道秦始皇處於盛怒,依舊敢於站出來,讓秦始皇不要坑殺術士。結果被秦始皇一旨詔令,直接讓他滾去戍邊跟著蒙恬修長城。
這次白稷有功,可秦始皇隻是賞賜些身外之物。白稷為真仙,他不在乎虛名也不在乎身外之物,但是秦國不能有功不封。這麼做,隻會寒了這天下人之心!
“嗬!”秦始皇輕輕哼了聲,銳利的鷹眸直勾勾的看著扶蘇,“汝與國師如此親近,竟願意為國師說話?”
“扶蘇隻是……心中不解。”
扶蘇連忙起身作揖,生怕秦始皇會誤會。要知道,秦始皇作為皇帝,對這方麵的事情還是比較忌憚的。就如白稷寫的《隋唐英雄傳》,裡麵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能夠成功,靠的就是有大臣支持。秦始皇對這些事還是比較忌憚的,所以扶蘇是連忙起身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