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手辦,新的發現(1 / 2)

本來白稷建議的是做畫像,但秦始皇覺得不太合適。便是以絹帛而做畫像,十幾年後依舊會腐朽,還是做陶俑來的合適。

哦——你這是要收集手辦?!

秦始皇素來是出了名的手辦達人,搞了十二金人還不算完,還捯飭出兵馬俑來。後世看到的兵馬俑都沒有任何顏色,很多人便以為兵馬俑沒染色。實際上並非如此,兵馬俑上是有顏色的,隻不過因為時間氧化而失去了顏色。

捏陶俑並不容易,但的確能放的比畫久的多。

取名為琅琊宮則是滿足秦始皇的心願,此前他巡守至琅琊後,便想重新修築琅琊宮。隻不過白稷覺得不能勞民傷財,秦始皇便收回成命。

“陶俑?”

“以表其功,諸如昔日國尉繚鄭國皆可。”

李斯頓時恍然大悟。這就類似於後世公司搞個年度最佳員工的意思,除開實質性的獎勵外,還能借此表示受到重用。換而言之,對秦國諸多功臣也是表示了肯定。

這年頭很多人為了名氣甘願一死,為了虛名而爭鬥不休。就如武廟六哲評出來後,不知多少人爭論的,也就這段時間稍微消停了些。

“此舉甚好!一來能彰顯上之恩德,二來可收攏天下名仕之心,實乃良策!”

李斯是聰明人,僅僅聽個幾句便已明白其中要領。他對白稷也更為佩服,這等奇思妙想也就唯有白稷能想的出來。一如當初的武廟,現在的琅琊宮。

武廟建立後,六國不少名仕望族皆表歸心,希望能效力於秦廷。畢竟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秦始皇已算做的相當不錯了。甭管心裡頭怎麼想的,表麵功夫反正是做足了。一個開明的仁義皇帝,遠遠要比專政獨斷的更受歡迎。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白稷的出現,讓很多勳貴絕了複辟的念頭。體驗過土豆的美味和高產後,沒有任何黔首能抵擋得住。祥瑞便是他們的希望,隻要有土豆在,以後他們就能填飽肚子,過上好日子。勳貴想要複辟,便讓他們自己折騰去。反正他們願意歸順秦國,總比吃不飽穿不暖來的強。

其實道理非常的簡單,勳貴複辟是因為利益。他們複國後,他們依舊是高高在上的勳貴。可對黔首來說沒什麼區彆,隻不過是換一批人來統治而已。勳貴的基本盤沒了,自然也就在沒多少威脅。

“是啊!”秦始皇端起酒杯,將冰鎮過的果釀一飲而儘,吐出些許涼氣,感慨道:“現在的秦國已徹底離不開國師,便是朕也不得不承認,在遇到問題後總會先想到國師。似乎不論任何困難,隻要有國師在便可迎刃而解。”

“臣也認為如此。”

李斯雖然和白稷不對付,互相間爭過數次,但李斯倒也沒往心裡去。政見不合很正常,根本不需要介意。對於白稷的功績,無人可以抹殺,就他獻上的土豆便可以稱得上是千古奇糧。

北伐匈奴,神火焚天,令頭曼城付之一炬。而後又治理南郡水患,不費吹灰之力便解其災禍,怎麼可能會不佩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