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官吏站起來駁斥馮去疾的。
馮去疾自己位極人臣,為三公右相,位高權重。其子馮去疾則是禦史大夫,也是丞相苗子。可他們不同,還指望著為自己的子嗣準備條大道。趁著現在科舉還沒開始,正好是上位的好時機。
等科舉正式開始,那競爭可就相當激烈了!
“學宮其實現在才剛剛起步而已,就如現在學宮依舊在擴建。但學宮能容納的人數終究有限,所以本君以為當繼續擴建學宮。如今正值冬季,正好適合在各地修建學宮。招收稚生,可為秦國用!”
涇陽本身就是個試點,現在仙元學宮得到肯定,自然可以繼續推行。在白稷看來,學習自古至今都是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途徑。或許有其局限性,但同樣很重要。
白稷記得,在後世為了掃盲可是花費了大價錢的。秦國識字率低的感人,想要成為日不落帝國,這樣是遠遠不夠的。各行各業的人才都得有。各類的書籍白稷都有,隻要他們能識字,再加上專門的先生教導,自然可以慢慢學會。
“如此做的話,似乎有些困難。”
“國師可知,修建學宮的花費有多高?”
“若是再招收學生,如此開銷……”
諸多大臣紛紛站出來反對,除開利益外,他們本身也不支持這麼做。建造學校招收學生,這些可都得花錢,便是在後世也同樣是巨大的負擔。
“類似於私塾中學這種,倒是還好。可要想要創建大學,難度極高。”李斯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緩緩說道:“依我所看,完全可以利用此前類似的手段而行。讓賈人出錢,另外也能收取些許束脩,不能全部免費。”
李斯倒是說到了點子上!
隨著秦國不斷的發展,其實現在黔首的生活比此前要好了許多。最起碼承擔部分學費,絕對沒什麼問題。貨幣是需要流通的,而不是一味的付出。飯錢學費,這些秦國可以補貼一部分,黔首也出多少出些。
“李相所言,其實也是本君的意思。”
白稷站了出來,表示認可。
自從他認識李斯以來,這是他們兩人首次意見一致。
饒是李斯都有些詫異的看向了白稷。
本來他還以為白稷肯定會否定他來著,結果竟然同意了?
這回去可得燒串爆竹,好好慶祝下。
“此事還需要循序漸進,暫時不需要建立大學。自鹹陽附近的郡縣開始,就如祥瑞,慢慢朝著四周興建。如此而行,對秦國的壓力也能小些。”
不可能各地同時修建,這麼搞就是完全無視秦朝的生產力。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交予國師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