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這次沒有後退半步,作為當朝左相,又秉持著法家理念,他不可能就此退縮。這次是兩種理念的衝突,他自然不會退縮。
“民富則貪生,隻會圖利而忘義。”李斯冷然道:“秦若圖強,民需貧弱!”
其實這就是商君的馭民五術,並不能說商君是錯的。時代不同,自然得用不同的手段。隨著時間推移,秦國慢慢發展,那麼就要改變策略。
“秦國圖強,還需民富!若民富,便可得萬民支持,秦國社稷固若金湯,可國祚萬年。”
“錯!若民富,民必圖權!”
李斯是據理力爭,兩人就差拍桌子起來對噴。旁邊大臣則是蹙眉思索,想著兩人的言論。
“夠了!”
見兩人僵持不下,秦始皇終於是發話了。
“李相與國師所言,皆有其道理。國師還未解釋,若民富,何以國強?”
白稷長舒口氣,慢慢解釋道:“道理很簡單,民富則商興。秦國隻需大征商稅,便可令國庫充盈。不論任何事,都有了底氣。生產力的提升,好處多多。黔首日子過得好,隻會對秦國心懷感激。不論是任何人,都無法撼動秦國根基!”
“國師此言也有些道理。”
李斯則是緘默不語,他不否認白稷說的有道理。但是,他始終保持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若是民富興商,那麼還有誰會務農入伍?沒人務農,糧價便會暴增。到時候便會出現通貨膨脹這種事,可能幾百錢才買的上一斤粟米。
其實李斯這就是多慮了,他能想到的白稷自然知曉。大興商業的前提是生產力提升,土豆這些作物的推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問題。本來可能需要上千萬人耕種的,現在興許隻要五百萬,相當於是解放了部分的人力,可以去做彆的事。
“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便先作罷。不論何種方式,隻要對秦國有利,朕都會采納。”秦始皇笑了笑,接著便端起酒杯,“諸位,再飲一樽!”
看到雙方各執一詞,其實秦始皇心裡更樂意。朝堂之上在於平衡,不論任何人都不能一家獨大。
白稷舉起酒杯,笑而不語。反正他提出了辦法,至於是否實施也不用著急。畢竟這事關係到秦國社稷,不可能輕易下定論。
喝了酒自然得玩些遊戲,李信便提議玩投壺。這類遊戲他們此前也玩的比較多,白稷倒是頭一遭。在不施展仙法的情況下,依舊可以輕鬆命中。到後來李信乾脆禁製白稷參賽了,說白稷耍賴皮。
靠!
天地良心,他真沒施展仙法……
玩也玩了,最後大臣們便一一告辭離去。
秦始皇並未著急離去,端起酒杯品著果酒。冷風吹來,令他是起了些許冷意。
“國師,此次朕未曾答應隻因為此事關係社稷。如此重要之事,朕不可能就此下定論。”
“稷明白。”
秦始皇笑了笑,四下看了眼道:“其實涇陽現在已是相當不錯,國師不如回來住在仙緣宮,這座離宮本就屬於國師。”
白稷聞言當即笑了起來,回頭看了眼恢弘的離宮。
“回來住倒也可以,反正涇陽都已步入正軌。”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