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學宮,王翦與武安君(1 / 2)

拜師農家的,大部分都是黔首子嗣。就拿李淳秦守他們,他們要是敢拜師農家的話,絕對會把狗腿子打斷。這事兒許誌也沒轍,農家理念素來不被主流接受,所以也是備受欺壓。

即便是在學宮內也是如此,這事兒白稷也沒轍。因為白稷說過,學宮內具體要學什麼,全都得看他們自己的。也正是如此,所以大部分還是選擇法家或者兵家。這是最容易入朝出仕的方式,自然沒人再想著拜師農家。

見許誌如此模樣,白稷也不知該如何安慰他。彆說現在,就放在後世搞農業的也不多。當時網上也有些說法,要是以後老一代漸漸老去,往後就沒人種地了。這說法的確是有些道理,就白稷所看到的也差不多。農村裡頭年輕人都跑出去打工了,有幾個願意種地的?

許誌的遭遇也是必然的,現在這年頭肯定是講究入朝出仕。農家的典籍理念隻能說過於理想化,還要讓君王自食其力,耕種織布。這tm要是能受到重用,秦始皇腦袋絕對是被門擠了。

“老許,你也不用這麼在意。農為國之本,以後肯定能受到重用。再加上些先進的理念,然後再提高些待遇,肯定會有人來的。”

其實秦國就有類似農政部門,像是擅長農事的其實也能出仕當個小吏。不過這小吏想要晉升的話,難度可是相當的高。就說蕭何,其實他現在也在沛縣當個小吏。

來至學宮後,很多學生站在門口歡迎著。白稷點頭示意後,就讓他們自己回去了。他隔三差五就會回來,所以沒必要每次都會大費周章。

王翦捋著胡須,笑嗬嗬的走了出來。他現在是顯得精神許多,要比之前還顯得更為年輕。人就是如此,隻要精氣神好,就顯得年輕許多。

接著王離連忙向前走了數步,躬身作揖,“離兒,見過大父!”

“哈哈,免了。”王翦揮了揮手,麵露微笑道:“事情老夫都已聽說,這一次可謂是大獲全勝。國師真乃神人也,通過如此手段,便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儘得大月氏,翦佩服!”

事情早早便已傳至秦國,王翦知曉後也是頗為佩服。上戰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白稷的手段,逼的大月氏歸順投降。這還隻是其次的,大月氏隻是其中之一而已,接下來還有東胡和羌人!

王翦打仗打了這麼多年,他很清楚隻要打仗必定是會死人。就算是他謀略再高,死傷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彆是大規模的作戰,更是容易死傷無數。而白稷此舉或許便能做到這種程度,或許可以讓他們能免去戰火死傷。

“其實我這純粹隻是隨手而為,不算什麼。”

白稷也是利用後世的辦法,其實就隻是通過閱兵來震懾敵人。大月氏又不是傻子,看到秦國有如此大規模殺傷的武器,那還不趕緊投降?

他能想到,其實很多人也都可以想到。隻不過白稷因為在後世見識的比較多,所以才提前說出來而已。對於這些人的能力,白稷也都清楚的見識到。他們的創造力很驚人,經常會有舉一反三的本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