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有很完善的積分製度,每個月都考一次,一至八分,每次都有積分年底還有大考,每次都有積分評比。
監生最後便依據積分製來決定派官。通過國子監學習,沒通過會試的監生,隻能按要求在國子監讀完書之後,按照讀書的積分去吏部報名,以積分評定,內部考一次,就有機會獲得縣丞、主簿一類的佐雜官職。
當然,不同監生的評分標準不一樣,明清兩朝最明顯,明朝高官子弟出身的蔭監生的評分,相對比較容易通過,清朝則更過分了,滿族與漢族的評分與考試,都分開來評測,相當於給滿族人開了一個做官的通道,以便滿族人能順利當官。
國子監生員分幾類,其中最優秀的監生生員,當屬舉監與貢監。
舉監,凡是通過會試獲得舉人功名的監生。貢監是地方府、州、縣學生中廩生(最高級彆的秀才)中擇優,選貢到國子監生員。
國子監的六堂,即由正義、崇誌、廣業初級三堂,修道、誠心中級二堂加上率性高級一堂組成。
正義、崇誌、廣業三堂,初學者僅通四書者編入,多為蔭監生,例監生。
修道、誠心二堂,監生學習一年半以上,考試合格,文理條暢者編入。
最優秀的率性堂,監生在中級堂學習一年半以後,經過考核,經史皆通,文理具優者編入。
賈蘭知道賈環在國子監是率性堂的,所以對環三叔的名次是很期待的。
“那環三叔,是考了多少名”
眾人尋聲望去,正是滿臉稚氣的賈蘭。
賈蘭有些不好意思,撓頭道:“平日裡,常見環三叔手不釋卷,讀書刻苦,蘭兒很是好奇,國子監一千多監生的年底大比,環三叔不知能排在第多少名”
受李紈影響,人生在世,男子要以科舉立身,賈蘭心裡比較是崇敬讀書人,以前念書遇到有不懂的,一般是在私塾裡問先生,這三四年,經史學問有什麼不解的,賈蘭更多是去找賈環給他解答,每次環三叔都耐心由淺入深的講解,旁征博引典故與經史,比私塾的先生講得更加詳儘,透徹,思維邏輯更加清晰易懂。
賈母臉上有些不自然,是啊,不知不覺中,賈環都去國子監進學四年了,府裡沒人去關心過他的課業,一來賈環很自律,大部分時間都在刻苦讀書,無事極少湊到賈母跟前。二來,這也是封建時代,習慣性對庶子的忽視,華夏自商周開始,宗法繼承製度中,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嫡長子繼承製度,能最大的融合父母雙族的勢力,加強家族綿延興旺發展,嫡子才是一個家族地位、財產、管理權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庶子隻是嫡子的備胎,或者輔助力量。享受家族的待遇上,嫡子與庶子也天差地彆,賈府沒人關注的賈環的課業,也屬正常。
黛玉、迎春、惜春與賈環走得近,知道賈環不僅字寫得揮灑自如,獨具一格,顏筋柳骨,書法雅致得讓人歎服,時文製藝上,賈環更是從來沒有懈怠過,紮實的下了一番苦功,她們對賈環的課業,是很有信心的。
薛寶釵與探春私底下與賈環單獨相處的機會少,自然不太了解賈環的實際情況。
趙姨娘為人粗鄙,極為不靠譜,動不動就潑婦罵街一般。探春自小就在賈母與王夫人身邊養大的,自然與趙姨娘不親,探春既然選擇了王夫人那邊,為了避免王夫人多想,平日裡也刻意疏遠賈環與趙姨娘,此事無關對錯,誰也不能站在道德的高點來譴責探春,趨利避害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何況一位年僅十幾歲的少女。
聽到賈蘭問賈環在國子監大考的名次,王夫人表麵很冷靜,內心卻有些心神不寧,一個大家族,庶子才乾太突出,隻會讓嫡子處境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