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他們帶來了更加精密的儀器,反複測量數次,才最終得到了一個確切的結果。
“20多米厚的海底淤泥,水深十餘米,軟土層厚達幾十米。”蘇總工愁眉苦臉,扒拉了一下胡子:“事情比我們想的更艱難。”
林總工沉默了片刻,才慢慢地道:“外海沒有任何掩護,在這樣情況下,要建設兩座十萬平方米的人工島……這在國際上都非常少見吧。”
其實這還是說得很委婉了,豈止是少見,條件這麼苛刻,工期如此之短的,壓根就沒有。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沒說話了。
“人工島一邊連著海底隧道、一邊連著大橋……所以,它的‘穩’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一點沉降或是移動,都會牽一發動全身,使隧道漏水或把橋梁拉壞。”陸子安隨手在紙上畫出一個大概的輪廓,沉吟道:“我倒是覺得,之前林總工說的方法,可行。”
簡單粗暴又怎樣,有用就行啊。
眾人眼睛放光地盯著他,陸子安想了想:“但是這個麵積得擴一下,鋼圓筒幾個肯定是不夠的,我算一下……從這裡到這裡,再折一下,唔,根據剛才的測量結果,我估算的話,大概要130個左右,當然,隻能多不能少。”
“銅圓筒好說,問題是這個高度,然後還有這個尺寸……”
他們正說得熱烈,旁邊一直沒吭聲的研究員直言:“我不讚同這個方法,畢竟這是海上,這麼大的鋼筒砸下去,弄得好就好,不好的話,偏了歪了倒了全是大問題,更不用說照陸先生的說法,這還得排成一個圈,這可不是小玩意,隨便一個好幾噸的鋼圈……嘖。”
也有一部分人讚同他的說法,認為陸子安他們把這事想得太簡單了。
有了他們的加入,之前有些動搖的人也開始猶豫。
林總工則根據陸子安的推算,開始陳述自己覺得這樣做的優勢。
當然,優勢是很顯然的。
不需要開挖,也不需要扔掉近百萬方的淤泥,一旦布置成功,他們就能在海麵如履平地。
可是,難就難在,這法子,至今國內外無一人使用過。
他們一路從船上吵到岸上,又從會議室吵到各自的房間裡。
期間經過了無數次論證,各人拿著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激烈的辨論。
……誰也說服不了誰。
林總工偶爾逮著個喝水的功夫,總算想起了一個人:“哎?陸大師呢?”
吵得口乾舌燥,咕嚕咕嚕喝水的研究員怔了怔,朝旁邊一努嘴:“隔壁呢,不知道在搗鼓什麼,幾天沒見來開會了。”
乾啥呢,乾啥呢?
林總工有些不忿,上頭三催四請,好容易把這尊大佛給請了來,結果這麼重要的場合,他竟然跑一邊躲懶?
本就被懟得一上午沒冒頭,他心裡窩著一肚子火呢,當下忍不住皺著眉就尋過去了。
結果一推門,他就傻眼了。
“我的……天哪。”林總工手扶在門框上,瞠目結舌。
巨大的水缸,然後旁邊是一個奇奇怪怪的裝置,中間更是豎了些圓筒……
不用彆人來說,他也知道,這就是他們提出的鋼圓筒築島法的模型。
居然……還有這種玩法?
“我真是……”林總工目瞪狗呆,表示自己真的算是開了眼界了:“萬萬沒想到,原來木工,還能這樣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