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神趙雲VS殘張良(2 / 2)

那白袍儒生笑道:“將軍可使得此陣?”

不待趙雲回答,他就繼續道:“此乃不才從都天神煞大陣殘片之中所悟得的小手段。最為關鍵的是這箭,這人!”

趙雲絲毫沒有意外和慌張,持槍行禮卻是謙遜問道:“敢問先生,這箭,這人有何講究?”

白袍儒生微微挑眉,但還是溫文儒雅得開口道:“我韓國素來以箭利,兵銳而聞名天下。”

“這箭頭是從赤銅和黃金中煉化提取的金精銅母。”

“箭杆斬自南山之竹。”

“箭尾乃青鸞血脈妖獸翎羽。配合我韓國擊刹弩兵,便是人間武聖也決然擋不住三輪齊射。”

“況且,將軍所守護的暴君嬴政必然在那馬車之內。”

說到這裡,白袍儒生勾勒唇角笑道:“將軍不妨猜測下,我這第一波十二道箭矢,多少道會射向將軍你,多少道會射向那馬車呢?”

聽到這裡,李修遠也不由從心底裡發寒。

“奉先,如果是你,你可能破局?”

呂布沉默了下,馬上歎息搖頭道:“如果我寶雕弓在手,或許有三成可能先襲殺那擊刹弩兵一人,破除陣勢。”

“但接下來,麵對這種圍困點殺,我縱然能借助赤兔速度,閃轉騰挪之間將其他擊刹弩兵一一點殺,不過也終究不足以護持那馬車。”

“此絕殺之局!!”

二當家歎了口氣道:“子龍將軍可沒有弓啊!”

李修遠微微頷首歎息道:“是啊!絕殺之局!可惜……他遇到了常山趙子龍!!!”

這話一出,場中所有英魂都不由驚駭得朝著李修遠望了過去。

顯然,這話隻有一個意思,這種絕境,趙子龍竟然能夠破局!!!

……

場中,趙雲還是報以微笑:“我原本以為,先生乃是以鏡花水月之法所幻化的法身。卻不曾料到,先生竟然敢以真身出現在雲百米之內!”

白袍儒生笑容淡然,語氣平和道:“將軍神威,不過幾句話的功夫就已然能探出虛實。”

“但……那柄劍需要蘊養劍勢方才能再次出鞘有這般可怕的殺傷力。”

“我觀將軍手中無弓,唯獨那柄長槍能投擲而出,跨越百米將不才擊殺!”

“若將軍手中長槍脫手,不才自然擋不住。但陣勢一起,將軍手中既無兵刃,必殞命當場。”

“反之,將軍若不殺我,那不才主持陣法,每一箭都帶有一絲都天神煞,將軍也定當壓力倍增。”

“卻不知將軍到底會不會殺我?”

這話顯然是將殺局推演到了極致。

甚至於還以身入局!

賈詡驚聲叫道:“不好,他想亂子龍心智!”

呂布也額頭上滿是冷汗:“這妖人當真可惡!”

他不由在想,如果是自己的話,那寶雕弓第一箭到底是應該先殺這主陣者,還是應該先殺十二擊刹弩兵之一破除陣勢!

可無論怎麼心中模擬,都難逃殺局!

李修遠也不由歎息道:“不愧是謀聖張良。為了擊殺始皇帝的執念,竟然不惜以身入局!這就是晉級賽的難度嗎?”

場中,趙雲也如李修遠一般歎了口氣。

“先生,雲記得自己最後一次引弓,當是在都江東萬頃湖麵之上。”

這完全不相乾的話讓張良都有些不自覺挑眉。

趙雲卻是不急不緩得道:“當時夜黑風高小船接得軍師逃遁,身後江東樓艦疾行追趕。”

“雲自持武藝,當即引弓搭箭,相距二百八十步,一箭落其船帆。”

聽到這話,即便是張良也不由倒吸了口涼氣。

他是見識過霸王的箭術的,三百步之遙,箭矢破開軍陣屏障,差點一點要了沛公性命。

這樣的箭術已經天下無雙。

但與眼前這位少年將軍相比,似乎從準度上還差了些許。

畢竟,夜黑風高的話,能箭斷船帆繩索這種柔韌之物,足見眼力,準確,力度,內氣都缺一不可。

但他一時間還是沒想明白,這位小將到底為什麼會說這個!

趙雲似是回憶,嗤笑了下卻繼續道:“雲自以為箭術已是天下無雙。與另一位老將軍論箭,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射術之極,還有不射之射!”

所謂不射之射,乃是射箭之道傳說中的境界。

戰國時期,趙國邯鄲青年紀昌拜當地的名射手飛衛為師,學習射箭;

飛衛告知紀昌,射箭訣竅首先要學會不眨眼,能睜著眼睛睡覺,還要能把小的看成大的。

紀昌回到家裡盯著織布機的梭子練習眼功。兩年後,練就了一套不眨眼的功夫,睡覺時可以整夜不閉眼睛,同時他又用頭發係著虱子吊在窗口,成年累月觀看,終於能把虱子看成馬一樣大。

如此,方才被飛衛收為弟子。

在成為天下聞名的射手後,紀昌又到峨眉山上向甘蠅老師學習射箭之道。

老人告訴他,使用弓箭這隻不過是“射之射”而已。甚至於故事中老人不用弓箭,卻使蒼鷹落地。

張良作為同樣生活在戰國末期的儒道學子,自然是聽過這個故事,但這不應該隻是個故事嗎?

下一瞬,張良就感覺到一股橫立虛空,足以誅神戮仙恐怖箭意鎖定在自己身上。

被瞄準的瞬間,張良一時間隻感覺自己被熊熊燃燒的赤日淩空鎖定,鬼仙之軀竟然再也發揮不得半點威能。

“射!快射!!!殺了了他!!!”

張良神念瘋狂運轉,可即便透過小都天神煞大陣,心念傳遞,那本應該立時攻擊的擊刹弩兵卻毫無一人動彈。

【他竟然同時鎖定了我們一十三人!!!】

這個心念剛起,張良就看到看到這位英姿勃發的少年將軍,左手前伸凝重如持山嶽,

但那裡分明空無一物啊!

“雲自那之後,知恥而後勇,每日於胸中蘊養箭意,引而不發!”

“那箭意被蓄養於胸,氣血與內氣為基,每日都需於虛空中虛引百次,直到到那箭意千鍛成意箭!三年得一!”

“可惜,雲的不如先生那般好運。醞箭四十載,那時候天下再無雲可動用意箭之敵。此箭太過鋒銳,蓄養需耗精血,故折損壽元。”

“雲自問心有愧!不能克複中原,將複興漢室的重擔加在丞相一人肩上。“

長長歎息一聲之後,趙雲似是再次精神一振:“步入棋局之後,得見獨孤劍聖劍二十三。心有所感,再有精進,今日引弓,於謀聖一觀,不負此生!請指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