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匹夜照玉獅子再一次邁動馬蹄時,突兀得四蹄子燃火,身上的毛發鬃須在內氣滋養之下根根如針,如灑月華。
頭頂之上也迅速鼓起兩個小包,然後迅速化作犄角。
緊接著,一股磅礴浩蕩的內氣迅速從趙雲身中離體而出,化作銀龍狀將整個馬車包裹。
遠遠望去,仿佛一條銀龍將夜照玉獅子和馬車都包裹在腹部之中,雲氣相從,遊龍快似閃電般扭動長軀。以至於那馬車整個都被離地托起,仿佛禦空而行。
不過那馬車終究是太重太重。
承載著九州意誌孕育千載方才誕生的絕代帝王。棋局終究不會讓人鑽了空子。即便人仙巔峰的武聖也無法將之托起飛天。
護持在馬車周身的金色龍氣結界宛若銀龍金丹,光耀千古風流。
白馬俯身,銀槍倒持,踏蹄衝鋒剛起……已是排山倒海之勢!
……
春三十娘震顫驚呼道:“如此內氣離體,他難道不害怕力竭嗎?”
之所以第一個出聲,是因為春三十娘是真的震驚了。
馬這種生物很少能化作妖物。
因為上古流傳下來的血脈就本身不強力。
就算血脈反祖,也大概率隻是祖先和某些凶獸雜交。
那匹夜照玉獅子固然神俊,可終究比溫侯呂布的赤兔差了一線,算不得龍種!
可現在,僅僅是真氣灌輸,就讓其頭生龍角。這真的是人仙武道所能達到的程度?
短短時間內,血脈返祖變成龍駒不說,化妖後一身道行至少從無到有增加了三百載!
呂布雙眸死死盯著那場中白馬銀槍的少年將軍,僵硬得搖頭道:“如果是內氣離體程度,確實堅持不了太久,受到的攻擊全都由武將承擔。”
“可……如果是人仙武聖,一場戰鬥,足夠支撐了!”
“而且,那種東西,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內氣而已。氣血勁力的勃發,心神壁壘的守護之意!這樣的防禦,這樣的防禦啊!”
很明顯,呂布和春三十娘關注的點根本不在一個維度。
武鬆也道:“子龍將軍的心念太盛,如赤日當空,肉身,內氣,神魂的力量都在無限製拔高。真得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人類!!”
孫思邈撫須道:“心神之妙,為精為微,所謂原始集神,天地交周。人仙武道,本就是以人之力駕馭天地之力。規則,與權柄,但駕馭這些的從來都不是舉世無雙的肉體,而是超脫和掌控自身的神魂!”
李修遠死死盯著戰場,強忍著心神震顫道:“來了!!”
……
列陣的吳起顯然也發現了那想要衝陣的少年將軍。
之所以被稱為職位兵家亞聖,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比那位兵聖孫武差。
隻是因為,對於世俗道德觀念而言,殺妻求官,先後侍奉三國,又將箭矢插在國君出殯的屍體上,品行上有所減分。
作為楚國戰將,又從魏國領取來最精銳的魏武卒。
吳起有自信,就算碰上那虎狼暴秦的十萬大軍,也能將其攔下。
然後,他就聽到了那聲:“吾乃常山趙子龍,擋我者死!!!”
無比的刀兵殺伐之意,以一種凶猛,霸道,暴戾的雷霆巨響傳來。直震蕩得吳起都心神有一瞬的失手。
若非此刻已經開啟軍陣,聚眾擊寡的軍陣力量彙聚在一起。
恐怕自己這個統帥都會被震得膽氣儘失,何況手下魏武卒!
微微挑眉之後,吳起立刻將手中主帥旗重重斬下。
那旗幟中道道陣紋流轉,後方魏武卒迅速舉起手中長弓開始拋射!
隻是這箭一出手,所有人就感覺有些扯。因為,這一批箭矢千餘箭矢竟然都歪了。
似乎,這樣的準度和魏武卒這樣聞名天下的特殊兵種名不副實。
眾所周知,通常的射手都是把握時機,瞄準了射。
可即便拋射這樣的箭矢落下也不過才最對六百步距離,趙雲還未至,箭矢就會落在地上。
但此刻,隻有趙雲才能感覺到這波箭雨的可怕。
膽氣橫生,衝鋒的氣勢和速度都在不斷攀升。
如果速度和氣勢隨著心神之盛大越來越快,這麼繼續衝刺,那這拋射下來剛剛能射到六百步為止的箭矢都會穩穩當當落在自己身上。
如果遏製速度,降下來提升速度的幅度,可以讓箭矢先行落地,那無疑,必須刻意壓製心意和氣勢。
如果強行提速,那可以穿過箭雨洗地,卻終究強不可久,氣勢就會從製高點開始下滑。
無論怎麼樣的選擇,都不是好的選擇!
所以……趙雲也沒有選!
手中龍膽亮銀槍嗡嗡嘶鳴,仿佛一條控製不住激昂戰意的長龍要脫離掌控,而飛出去痛飲敵血。
胯下夜照玉獅子的龍駒也因為極速的奔襲而周身溢出血汗。
神龍低空扭動肢節,龍鱗蜿蜒,扭動之間銀光速度再漲。
頭頂上,四麵八方都是流光點點,泛著陰寒殺機,華光漫天密密麻麻得紮了下來。
帶著軍陣雲氣的澎湃之威,尖嘯破空的當頭落下,如暴雨傾盆,根本避無可避,躲無可躲。
再然後,箭雨臨身,趙雲手掌龍膽槍突兀得開始極速旋轉,那周身的銀龍忽然仿佛受到強逆流空氣一般,一片片龍鱗竟然全都張開。
那千餘箭矢真正能落在遊龍上的不過數十。
雙方接觸的瞬間,這些不斷逆風展開的龍鱗瞬間和箭矢進行了數以百次的震顫“交鋒”。
箭矢如同即將落在蜜蜂高速震顫雙翅的雨滴。
原本就因為拋射而失去四成力量的箭雨,等真正落下時再次失去了四成力度,紛紛從銀龍龍鱗周身滑落。
但,肉眼可見的,那套銀龍被刮下來了數百片鱗甲,氣息都有些萎靡。
躍馬揚槍得衝出箭矢雨陣,那些魏武卒已經迅速得變成了V字形的鋒矢陣。
與西方那些倒著V字形的口袋陣不同。
那些是將戰馬放入口袋,然後步兵從四麵八方出槍將騎兵擊殺。
但吳起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這種兵士三伍橫排的鋒矢陣下,軍陣雲氣的鋒銳將彙聚在最前段的那個點上。以六千魏武卒精銳的內氣,雲氣,軍陣意誌,軍魂偉力去和對方碰撞。
這才是真正的以眾擊寡。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是。
這種真想下,整個軍陣的鋒矢陣會讓所有魏武卒不得不前仆後繼,從根源上杜絕了潰敗逃散的問題。
這般密密麻麻疊加的百層之多的鋒矢陣下,隻要對方意圖將整個軍陣鑿穿,那必然就要麵臨鑿穿這鋒矢陣百次之多。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吳起比任何人都明白。
終於,軍陣列好,長戈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