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殺,殺!殺!!潰敗的漢軍(1 / 2)

除了李存孝那種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的變態之外。

即便華夏璀璨如星雲般的武將長河中,敢硬接武鬆雪花镔鐵戒刀也沒有幾個。

以肉身強接的也隻會如樊噲這般迅速被刀鋒殺意脆摧毀身體機能。

甚至於那森然的寒氣伴隨著天傷星瘋狂的魔氣殺意更是在捅入的刹那就將樊噲五臟六腑儘數凍結。

但奈何……這位膀大腰圓,身披重甲的武將護主之心實在太過強烈,竟然超脫了身體界限,硬生生夾緊肌肉爆發氣血將武鬆捅入身體的鋼刀死死夾住。

武鬆向前捅殺發力之時就知道,這彆說捅穿樊噲再貫穿他身前的劉邦了。

就算是此刻想要將長刀從樊噲體內拔出都純粹是種奢望。

所以,武鬆迅速放棄了一把戒刀。

然後那剛剛剁下樊噲拳頭的另一把戒刀就當頭朝著劉邦背後砍了。

麵對張良這道家神通蘊養的劍丸劍氣竟是充耳不聞,純粹是以命搏命。

張良看著那高舉的刀鋒,心中不由微微一鬆。

因為,自己的劍丸劍氣會先一步撕裂者刺客的咽喉。

可張良總感覺,自己似乎少算計了什麼東西。

就在那無匹劍芒急忙命中武鬆的瞬間,武鬆身側忽然多了一人!

不,準確得說,是這中軍營帳的百丈之地中,密密麻麻多出來八百人!

八百三國時期最恐怖的精銳——陷陣營。

張良神識之力籠罩戰場,即便知道此刻情況已經糟糕到了極致,但還是拚命催動劍氣,意圖洞穿那刀盾的士卒然後將那刺客也一同斬殺。

作為傳承自恩師黃石老人的秘寶。

張良對於這一劍有足夠的自信。

然後,那一道無雙無對的劍氣就和陷陣營將士的全身盾重重碰撞在一起。

與張良料想中全然不同,這一劍一盾仿佛兩柄曠世無雙的神兵爭鋒鬥芒,一時間隨著刺耳的鏗鏘之聲大作。無數劍氣四散迸射竟然沒有將那陷陣營士卒附著在盾牌上的內氣洞穿。

陷陣營軍魂:【攻防調配】,通常情況下,方圓三公裡之內的陷陣營士卒將共享攻擊\/防禦平均值。但高順本人可以將攻防總值進行調整。所有攻防可以集中在某人\/某些人體內。

這一刻,整個陷陣營所有士卒的防禦幾乎全然作用於這一人身上。

張良想要將之洞穿,那無疑需要一劍就將整個陷陣營精銳儘數滅絕。

作為謀士,張良的強在於智謀,這劍丸雖然是保命護身的手段,但論及殺傷力比霸王的勇力終究是相差良多。

一步算錯並不可怕,可從武鬆得暴起殺人,再到陷陣營的忽然出現。

然後這本應該救主的一劍落空,三件事關整個漢軍生死的事情接連失算,即便是以張良的心智都不由出現了一絲慌張!

武鬆這一刀終究是揮了出去。

旁邊夏侯嬰幾人想要救援,可此刻被陷陣營士卒間隔開來,這狹小的空間中長柄兵器反而比陷陣營銳士的刀盾更難揮舞得開。

就在武鬆刀鋒落在劉邦身體得刹那,一聲驚天徹地的龍吟暴虐得衝蕩在武鬆和每一個陷陣營精銳耳中。

武鬆隻是愣神了刹那,就反應過來。

刀斧頭不能加天子之身。

所以,手中雪花镔鐵戒刀本能朝著張良脫手而出,沙包大的拳頭緊握就朝著劉邦胸口重重轟殺了過去。

張良也沒料到,武鬆竟然凶悍至此,果決至此。

他更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下一個目標,急忙控製空中劍丸朝著那柄戒刀上撞了過去。

這一刀終究是偏轉而沒有建功!

但劍丸被這麼一磕撞,頓時出現了無數裂紋,張良也隨著那劍丸損毀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

剛剛去拿竹簡的以至於隔開一個身位的曹參和周勃,此刻也根本顧不得陷陣營的刀鋒,在武鬆出手的刹那同時拉住劉邦雙手就將之從樊噲身下抽了出去。

隻是兩人的動作雖快,可打虎武鬆的拳頭更快更猛。

劉邦被命中的右腿膝蓋被拳勁重重轟擊,清脆的骨骼斷裂之聲後就出現了反人類般小腿逆九十度對折的物理現象。

周勃和曹參為了這次救援也是被五個陷陣營精銳砍了足足四刀。

這位被曆史上稱為“蕭規曹隨”,文武雙全,攻二國,一百二十二個縣的曹參身上就足足挨了三刀。

劉邦被救出的刹那,夏侯嬰和曹參並肩擋在了武鬆身前。那位挨了一刀,自幼習武,弓馬嫻熟,在西漢平定內亂,抵禦倭寇,和陳平合力產出呂後,擁立漢文帝的周勃背起劉邦,手中長劍劃破中軍營帳,一個健步邁了出去。

“賊人襲營,護駕,護駕!!!”

一邊喊著,周勃一邊朝著馬廄狂奔而去。

隨著他這聲聞百裡的一嗓子高喊,響應他的卻是漢軍的懵逼和沉默,以及……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三千精銳騎兵的呼喚恍若把天地都一同掀翻。

伴隨著騎兵恐怖的衝鋒,已經全然陷入嘯營的漢軍營地迎來了白馬義從接連七波的箭雨洗禮。

周勃知道,這營寨是全完了!

剛背負劉邦騎上戰馬,不知所措之際,身邊忽然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道:“將軍,這邊!!”

周勃扭頭一看,竟然是持劍的張良。

“子房先生!!!”

……

“沛公已經逃脫,諸位,殺出去!!!”

夏侯嬰一手攙扶著挨了武鬆一拳兩腳,已經出氣多,進氣少的曹參,扯開嗓子奮力嘶吼。

“某家帶路!隨我殺出去。”

“某在這裡,救我!”

“快走,嘯營了!”

回應夏侯嬰的卻寥寥無幾。

最為關鍵的是的,這位劉邦起兵後,賜爵七大夫、太仆,屢立戰功,先後冊封五大夫、執帛、執圭、滕公,甚至於後來被封為“昭平君”,西漢建立後封“汝陰侯”的夏侯嬰忽然發現了一個讓人驚悚的事實。

此刻回應他的全然都是武將!

那些文士……竟然已經沒一人回聲影響。

即便心中早有預料,可這位夏侯惇、夏侯淵、夏侯霸、夏侯玄、夏侯獻、夏侯和一眾夏侯家英才先祖的夏侯嬰還是心中一陣滴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