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就能夠阻止一切悲劇發生了?
後半生原主一直都活在愧疚中,隻有用工作來麻痹自己,才能夠讓自己不再那麼痛苦,但自始至終,原主都沒有走出來大兒子自殺的事件。
可薛玉梅這個原主的妻子,卻一點兒都沒有感覺,甚至是在大兒子死了後,是感到鬆了一口氣,在兩人離婚以後,原主雖然懷疑薛玉梅出軌了。
但因為大兒子的原因,原主都沒有敢去調查薛玉梅,就那樣分了一半的財產給薛玉梅,讓薛玉梅帶著一筆的財富再嫁結婚。
原主是不合格的父親,同樣薛玉梅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不,嚴格上來說,薛玉梅都不配當一個母親。
大兒子的情況薛玉梅是知道的,隻是她不願意告訴給原主知道,甚至還對大兒子各種威脅,不準大兒子在原主麵前說自己精神壓力過大。
還逼迫大兒子去原主的工作室搗亂不然就要挨揍。
大兒子知道自己父親工作有多辛苦,寧願自己被母親打罵,他都不願意去原主的工作室搗亂,不願意給父親增添工作負擔。
對大兒子薛玉梅沒有愛,對小兒子同樣也沒有愛。
在薛玉梅的心裡麵兩個孩子就像是她完成任務一樣為原主生下來的繼承人。
從一開始薛玉梅嫁給原主就不是真心的,就是因為原主能夠讓她過上富太太的生活,而且還不用上班不用為了錢發愁。
兩人本來就是沒有感情的,為了生活而湊到一塊兒。
在大兒子剛出生的時候,原主也是歡喜的,對大兒子的疼愛也是實實在在的,哪怕是在小兒子出生以後,原主對兩個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
也是從兩個孩子相繼上學後,因為兩個孩子的資質差彆大。
大兒子勤奮努力就是不夠聰明,同一個問題要學十幾二十遍才能夠記得住。
而小兒子隻需要一遍就能夠聽明白學會。
慢慢的原主的注意力跟重心就便移到了小兒子的身上。
加上薛玉梅每天都抱怨大兒子如何的愚笨,如何的沒用等等,原主一開始還會說薛玉梅一下,讓她不要這樣說,到底是自己的兒子。
家裡麵又不是沒有錢,不聰明就不聰明吧。
以後又不會餓著。
隻是薛玉梅那個時候已經跟林振肖認識了,而且還因為林振肖是一個單親爸爸將自己的孩子照顧的很好,心裡麵很是羨慕。
覺得林振肖這樣的男人才是居家疼老婆的好男人。
總是拿原主跟林振肖比較,越是這樣,薛玉梅就越是覺得原主不如林振肖,薛玉梅的吃喝拉撒全都要靠原主拿錢,不敢直接得罪原主。
於是就將所有的不滿的情緒發泄到大兒子的身上。
在家裡麵經常能夠聽到薛玉梅抱怨大兒子怎麼個不懂事兒了,又怎麼個愚笨學這個不會學那個不會,還在學會了撒謊欺負朋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