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人究竟何時竟變得如此英勇無畏、視死如歸了呢?”蒙恬緊皺眉頭,滿臉陰雲密布地喃喃自語道。他對近日來連續不斷的激烈戰鬥結果感到極度不滿和惱火。
在過去的數日裡,儘管秦軍取得了赫赫戰功,斬首數量將近六萬人,但仔細分析下來,其中竟然有一半左右是那些半途加入戰場的民夫,這些民夫並非正規軍隊出身,他們原本隻是普通百姓,因秦齊開戰,看到了複國的希望而加入齊軍的。
斬殺的敵人中,真正屬於齊國的士卒僅有區區三萬人而已。要知道,此次與秦軍交鋒的齊軍多達二十餘萬眾,僅僅損失三萬兵力,對於擁有龐大軍隊規模的齊國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重大挫折。
由此可見,齊國的兵馬依然保留著相當可觀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蒙恬將軍,實在無需為此憂心忡忡。那齊國,此番無非就是挑揀了些民夫來充作炮灰,讓他們頂在前頭填補戰線罷了。”秦然麵色平靜地緩緩說道,仿佛一切都儘在他的掌握之中。
“如此行事,齊國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呢!一方麵能將自己真正的精銳生力軍給妥善保存下來;另一方麵,則可借機消耗我們大秦的有生力量。”秦然微微眯起眼睛,流露出一絲不屑之意。
“但那些民夫又豈是愚笨之人?他們當初投身於齊軍,本是抱著抵禦我大秦、助力各自故國實現複國大業之念想而來。”秦然搖了搖頭,接著道:“誰曾想如今卻被當作可有可無的棄子,隻知一味地去送死衝鋒,這般狀況豈能持久?想必不用多久,其內部定會矛盾叢生。”
要知道,天下間哪有人當真無懼死亡?即便是英勇無畏的秦人,麵對生死關頭時,心中或多或少亦會有所畏懼。
然而,曆經無數次生死鏖戰磨礪的老秦人,憑借著那份堅定不移的信念,方能戰勝對死亡的恐懼。再瞧瞧這些民夫以及齊軍,缺乏這般堅韌意誌與鐵血精神,破綻遲早都會暴露無遺。
“秦將軍所言極是,確實是我有些過於急躁了。”蒙恬聞聽此言後,長長地舒出了一口憋悶在心中已久的濁氣,緩緩說道。
近些日子以來,來自各地的軍報如雪片一般源源不斷地送抵營帳之中,那一封封加急文書仿佛一塊塊沉重無比的巨石,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尤其是得知邯鄲此刻已然被多達二十萬之眾的齊國大軍給團團圍困住之後,他的心更是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裡,焦急萬分。
要知道,那駐守在邯鄲城的蒙武將軍可是與他有著血緣至親關係的親人啊!想到此處,蒙恬又怎能安得下心來呢?
因此,在過去的數天時間裡,一場場激烈異常的大戰接連爆發。他一心隻想著能夠儘快將眼前這群如狼似虎的敵軍給徹底擊潰,從而減輕邯鄲那邊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對於他的這番心思和急切願望,秦然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然而,正所謂兩軍交鋒勇者勝,但同時更講究一個沉著冷靜、謀定而後動。若是像蒙恬這般心浮氣躁,一味地急於求成,那麼最終必然會因為衝動而犯下不可饒恕的大錯。到那時,恐怕就真的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