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捉蟲)(1 / 2)

初夏的京城處處人頭攢動,寶馬雕車,羅綺飄香。街上酒樓茶館,青樓畫閣不一而數。作為大燕的都城,經過百年的建朝人們安居樂業、繁華昌盛。

一個麻衣男子挑了兩擔鮮花叫賣:“新鮮的紫薇、玉蘭啊,便宜賣了。”擔子上玉蘭白潤若雪似霜,紫薇的花瓣明豔嬌美。

平康坊內鳴玉橋下碧流浮萍,綠柳拂堤,叢樹漫碧,桐花落香。王秀娘提了自己的擔子坐到了賣涼茶的老婆婆旁邊,身邊跟了個約莫七歲的小童,穿著青色麻布衣服,眉清目秀,笑起來有甜甜的梨渦。

周圍的小攤販都對這個王秀娘很熟悉了,說是毓州安縣人,千裡迢迢帶著孩子跑到京城來尋夫,夫君一時沒尋到,隻好在京城賣糕點藕粉求生。

賣涼茶的王婆婆用陶碗裝了兩大碗涼茶遞給王秀娘,笑著說:“秀娘,請你和小琰喝涼茶。”

王秀娘推辭道:“這怎麼能行?婆婆你這麼辛苦,我怎麼好意思喝你的東西。”王婆婆是附近的住戶,為人淳樸,家裡就一個兒子。大兒子兒子在外麵從軍打仗,留了兒媳婦和一個嗷嗷待哺的孫子在家,小兒子在裁縫鋪裡當學徒。生活也是極為辛苦,她年輕時做的一手好涼茶,便以此為生。再加上家裡有幾畝田地,也算過得去。

王婆婆笑嗬嗬說:“不過兩碗涼茶而已,有什麼的。你和我同姓,說不定咱們百年前還是一家人呢。”王秀娘連連道謝,自己也拿了碟糕點請王婆婆吃。

謝琰乖巧道謝:“謝謝王婆婆。”接過那涼茶,褐色的液體,聞之有金銀花、菊花的味道傳來,想來喝著一定很解暑氣。

謝琰本是穿越過來的,原身應該是跟著王秀娘上京尋夫的途上感染病疾去世了。說來這個原身也不簡單,聽他娘說謝琰三歲跟他父親讀書,四歲習字,四歲已經能將三字經、幼學瓊林和詩經倒背如流了,在家鄉也算得上是一個神童了。

可惜,他作為一個文科生,穿越過來吧啥也不會。三字經隻會前麵的幾句,詩經也是課本上必背的才會幾首。為了不讓自己露餡,隻好用心背書習字。

鬨市中,

王秀娘擺開攤子招攬生意,謝琰閒時也在一旁幫幫她。無事時,自己拿了一本詩經和三字經在那裡背,他也沒辦法,原主也就這兩本書還帶到了京城。至於買書是不可能的,沒那個錢去買。他也發愁怎麼掙點錢,他不會製作火.藥玻璃,也不會製作水泥望遠鏡。好在以前自己喜歡糕點,曾經向一位糕點大廚學了三個月會做一些糕點。

王秀娘這次賣的荷花餅、五香糕就是他建議做的。白糯米和粳米為主料,加一些芝麻、砂糖、荷花,便是極美味的糕點。一來二去,謝家糕點也算在鳴玉橋下的小攤販裡麵出名起來,雖不至於因此發了,但也算勉強有個溫飽。

這個東西不過賣15文錢,他到了大燕才知道一兩銀子有多麼值錢,他看電視劇裡經常幾十萬幾百萬銀子還以為銀子很不值錢。但是在大燕,一兩銀子卻是足夠京城普通三口人過一個月的日子,看來他被電視劇給愚弄了。

他心疼母親叫賣,怕她傷了嗓子,便讓何必鄰居用木頭做了個簡易喇叭,倒也省力不少。

正是閒時,客人也少,謝琰拿了詩經在那裡背,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出自《詩經·鄘風·相鼠》,意思是為人卻沒有道德,不死還有什麼意思,謝琰心道這世界上活著的可多的是無德之人啊。

王秀娘生怕謝琰累著了,給他擦擦頭上的汗,柔聲道:“琰兒,累不累?若是讀書累了,就停下來休息會吧。”

謝琰搖搖頭,說:“不過坐著讀書而已,哪裡有母親辛苦,娘啊,咱們一定得找到爹嗎?他都好幾年沒音信了。”想到以前高考前十幾年讀書經曆才是辛苦,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玩,每次早起都是煎熬。

王秀娘憂愁道:“你父親的朋友說是在京城見過他,他前幾年來京中讀書也不知道如何了?希望他平安才是,可彆有什麼變故。”

謝琰撇撇嘴,說:“他若是有心怎麼會幾年都不寫家書回來報個平安?偏偏非逼得我們生怕他出了什麼事情跑到京城來。”

謝琰的父親謝安和聽母親說還是個秀才,家中也薄有資產,前幾年為中舉人跑到京城讀書,幾年過去都沒有音信,還是他朋友說曾經在京郊見過他。

母親

一急就覺得上京找父親,除了田地鋪子和祖產變賣了一些東西才能趕到京城。她一個弱女子帶著孩子也怕,好在是太平你年歲,跟著父親的朋友也算有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