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價值,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李墨白想把山河學院打造成頂級大學,人情世故方麵的付出也是少不了的。
“您過獎,擴招前,省廳會有領導下去視察,到時候,我提前通知您準備。”
林少龍叮囑一聲後,這才掛斷了電話。
李墨白掛斷電話,知道擴招這事兒,基本穩了。就差這最後一哆嗦!
招待好省廳下來視察的領導就行。
在這方麵,李墨白也有信心。
首先是吃這方麵,現在的山河學院食堂,誰吃誰迷糊。
然後就是參觀走訪,李墨白更有信心了。
就我這朝氣蓬勃的校園,就我這品種繁多的學習,運動,還有實訓項目。
不敢說跟本科大學較量,但是在大專院校中,絕對是翹楚啊。
我這錢不是白砸的。
4000人都能有這般的成就,給我8000人,我能蕩平東瀛!
不是,我能乾到北河省高校前60名去!
有信心,把一些公辦大專院校都比下去。
“李董,今天有15名助教,講師前來麵試。其中,12人通過麵試,但是,當場簽合同的隻有8個人!”
李墨白的辦公室裡,徐廣智正在向李墨白做彙報!
為了應對下半年的擴招,師資建設肯定是要增強的。
同時後勤人員也得增加。
但是,勤雜工招募很輕鬆的。
這學校附近的農村留守大媽們聽到說,學校招人,那是恨不得連夜排隊來應聘。
一個月七百的工資,要比她們在地裡拚死拚活賺個三四百強多了。
甚至以,還要經過一番挑選,淘汰了三分之二的大媽們才留下一百個踏實肯乾,特彆任勞任怨,又非常能吃苦的主!
正是這些大媽們加入,讓整個學校乾淨的都快能評選全國最乾淨的大學之一了。
畢竟大媽們都還挺憨厚老實的。
他們生怕自己乾活兒不賣力,會被學校給辭退!
畢竟,在大學工作,這說出去,肯定要比在農村種地有麵子不是嗎?
對李墨白來說,他雇傭附近這麼多的大媽們,也有他的考量。
山河學院肯定是要擴建的。
周圍的這些村莊,到時候搞不好都要拆遷。
他希望,儘可能的跟大家搞好關係。
拆遷補償肯定會付到位,但是,也要考慮,農民們失去土地後的生計問題啊。
所以,李墨白未雨綢繆。
一方麵,是學校後勤,儘可能的吸納人手!
另外一方麵,將來的校屬企業,校辦工廠啥的,也優先的招聘附近被拆遷的農民。
怎麼著,肯定是要比種地輕鬆一點,收入高不少的。
憑心而論,種地,隻能溫飽!
讓你餓不死,有點零花錢。
其實,農民對土地,真的沒啥感情。
真正的種地,不是田園牧歌。
是難以言喻的辛苦。
但凡有辦法,沒人願意種地的。
李墨白就是在農村長大的,他有發言權。
其實從70後開始,基本上就沒人種地了。
靠種地,一家人都得餓死。
大米一斤才2元!
你算這個賬去吧。
肥料,種子,收割機錢,零零總總加起來,一畝地一年能掙多少啊?
李墨白印象中,自己蘇江老家的地,很早就被承包出去了。
一畝地,一年給1000元。
農村的老頭老太太們,也就留下一點菜地,家前屋後的,自己重點玉米,韭菜啥的。
想供孩子上學,買房,結婚,隻有去打工!
去工地搬磚。
去工廠踩縫紉機。
前者你肯吃苦,一個月七八千還是很輕鬆的。多的話,上萬也有!
後者,你同樣肯吃苦,肯加班,五六千問題不大。
李墨白地球的父母就是這樣,把他供上了大學。
但是可惜啊。
大學畢業的李墨白,坐在光鮮的寫字樓,苦哈哈的一個月,賺的不如工地搬磚的瓦工爸爸半個月多呢。
他爹是瓦工大工,一天都350了!
他大學畢業,扣掉五險一金,到手才3500!
就這,你不乾還有的是人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