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日雙方在經過2個月準備後,都憋足了勁。準備圍繞平壤展開決戰。在那大戰前的平靜期中,即使在空氣中都能聞到火藥味。北洋6軍的官兵們1次次加固工事和檢查武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血戰。
終於時間來到10月17日,乃木希典動手了!清晨,伴隨著大炮的轟鳴聲,平壤戰役正式開始。
其中戰力較為強勁的仙台師團負責擔任先鋒,在大量炮兵的支持下,穩紮穩打,1步步的向平壤方向逼近。雖說依克唐阿曾經打算利用奉軍的騎兵機動優勢對日軍越來越長的補給線進行騷擾,但是在日軍滴水不漏的防守麵前,少量的騎兵根本無法對日本的後勤造成致命影響,充其量隻能遲滯對方的進攻。
所以在經過慎重思考後,張樹聲決定收縮兵力,將主要力量放在平壤,依托防禦工事與日軍血戰。
如同曆史上1樣,平壤大戰的序幕依然在大同江東岸的船橋裡陣地開始。10月19日。日軍仙台師團第1步兵聯隊在其師團長河內秀1的親自指揮下,對船橋裡陣地展開了攻擊。而清軍防守部隊則是北洋新軍第3鎮李雲龍部和清朝駐朝鮮軍隊1千餘人。
“他奶奶的,這小日本的大炮打的真夠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