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國內:就在北洋取得平壤戰役後的第3天,李鴻章再1次來到了紫禁城內。
不得不說,李鴻章這次來的很是時候。
海麵上北洋艦隊打的日本艦隊窩在港口內不敢出來,而在6地上李光宗和張樹聲兩人聯手也在平壤擊退了日軍的1次大規模進攻。
這個時候李鴻章來紫禁城乾什麼?用屁股也能想明白!這是要東西來了!
政治有的時候就是交易,既然是交易,那麼選擇1個好的時機進行交易無疑是為了謀取最大利益。李鴻章想要什麼?慈禧和光緒都不知道。但是慈禧和光緒知道,李鴻章想要的,絕對不是他們願意給的!
現在入京的李鴻章可謂是形勢1片大好。之前李鴻章拖著不肯與日軍正麵決戰時,朝廷中樞內抨擊李鴻章消極避戰,擁兵自重的折子宛如雪花1般。
但隨著平壤戰役的勝利,這些攻擊李鴻章消極避戰貽誤戰機的折子在事實麵前都被打得粉碎!
消極避戰?如果北洋6軍打了半個對月損失了近1萬兩千人才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的話,那依克唐阿2天就讓日軍1個師團給打敗了算什麼?算投敵了吧?
擁兵自重?北洋水師東海海戰接連損失超勇楊威兩艘戰艦,數百名水師官兵葬身海底,如果這算是擁兵自重的話,那麼這世上就沒有不擁兵自重的了。
日軍在朝鮮戰場上1路高歌猛進,幾乎都要跨過鴨綠江打進東北,這則消息無論是對中樞還是對民間的震動都是相當大的。尤其是當他們得知依克唐阿率領的奉軍1戰擊潰,失地千裡的時候,這種不安感更是達到了頂端。
而北洋6軍在進入朝鮮之後,雖然也是處於守勢但最起碼是以劣勢兵力拖住了大量的日軍,並給日軍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而海軍則是4處出擊,在多次海戰中屢戰屢勝。更是在不久前的東海海戰中1舉殲滅了日本艦隊的主力。
在旁人看來,這就是朝廷無能,若不是有北洋的話,那麼大清就要和之前1樣開始準備割地賠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