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爾典爵士,朝鮮是我大清的屬國,所以老夫以為朝鮮問題應該隻有我大清能夠商談,日本沒有資格對朝鮮問題指手畫腳,況且現在我們談論的隻是日本投降問題,其他的都是這次談判的次要問題。”
麵對小村壽太郎的狡辯,李鴻章直接霸氣的將日本排除在外,話裡話外都表達出對日本的輕蔑。
李鴻章的態度十分的堅決,那就是日本方麵必須要割地賠款。但此刻的日本人明顯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他們就像是1個賭徒1般仍然心存僥幸,期待著能夠在戰場上翻盤。
於是和談就這樣在雙方的意見分歧下不歡而散。
朱爾典對此表示了深刻的遺憾。通過這兩次的談判,朱爾典已經發現北洋似乎是在拖延時間,他們好像正在等待著什麼。不過這隻是朱爾典的猜測而已,在沒有實際證據之前他也不好說什麼
……
事實上,朱爾典的猜測十分的正確,北洋的確是在等待著1個人。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特意安排,在朱爾典和小村壽太郎離開還不足1炷香的時間,1名長著大胡子的高大男子便走進了剛剛的會客廳內。
而這人便是最近攪弄了整個天津風雲的俄國外交公使托爾金。
“終於見到您了,李鴻章閣下,北洋的統治者。”托爾金摘下帽子恭敬的對著李鴻章行了1禮說道。
“閣下似乎很高興。”李鴻章看著眼前嘴角都快咧到後腦跟上的托爾金好奇詢問道,他不知道這個老毛子在笑什麼,難不成自己長的很好笑嗎?
“閣下,我之所以高興,是因為我覺得我今日過來將會取得我想要的成果。”托爾金毫不掩飾自己的笑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