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西方最強大的主力艦,也就是英國在建的“君權級”戰列艦和德國的“國王級”級戰艦,也不過1萬多噸而已。建設3萬噸的船塢,那不是浪費麼?
“魏總監,聽我的沒錯。現在用不到,不代表以後用不到。海軍的主力戰艦,隻會越來越大。現在是萬噸級,但十年後,恐怕就是兩萬噸甚至3萬噸了!”李光宗堅定的說道。
1戰中那些強大的主力艦,特彆是無畏艦,幾乎都是兩萬多噸的大家夥。等到了2戰時,戰艦甚至都發展到了6萬噸。(日/本大和號)
所以北洋的造船廠必須預先建造出大噸位的船塢,有備無患,免得到時候需要建造大艦,卻沒有船塢,那可就不妙了。
“是,少帥!造船廠這邊會修改計劃的!”
整個北洋內部,對於海軍的了解恐怕沒有人能夠超過李光宗,再加上李光宗說的也的確很有道理,所以魏然當即便同意修改計劃。
不過,現在北洋的造船廠的技術儲備,最多也就能夠建造兩3千噸的巡洋艦而已,要製造萬噸級的戰艦,恐怕還得等到幾年後去了吧!
“少帥。對於建造軍艦,我們的技術積累還很薄弱。所以官府是否可以出麵從國外聘請1些這方麵的專家?我們的人可以先給他們打下手,向他們拜師學藝,然後再發展我們自己的戰艦設計!”魏然說道。
雖然在造船設計方麵,因為有李光宗的知識,讓他們能夠勉強趕上西方列強,但在硬實力方麵,他們確實已經落後了很多很多,單單靠自己的話,估計很難迎頭趕上。(此刻北洋自主建造的滅日號戰艦仍沒有完全完工。)這個時候,引進國外的技術就顯得十分得十分的重要了。
“嗯!我們落後了,就要學習彆人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不恥下問,這非常的好。我會和德國方麵聯係,請求他們支援我們1批造船人才的。另外,北洋在外國的機構,也要儘最大的努力招聘外國的船舶設計師。不過,外國人始終沒有咋們自己人好用。等這些外國專家來了之後,大家1定要儘最大的努力,把他們的本事學到手。然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還指望我們的造船廠為北洋建造出真正的戰列艦,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戰列艦!”李光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