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北洋大發展2(1 / 2)

商業和工業的發展是北洋最終強盛的支柱。

農業和馬政則是北洋的基礎,隨著大量商人農民和軍隊的湧入,東北對於糧食的需求可以用巨大來形容,李光宗不能指望著來自北洋的幫助這樣隻能解決1時之需。

同時為了今後的備戰,大量囤積糧食等戰略物資也是必須的,所以李光宗著重加強了東北轄區內的糧食生產。

在轄區內,農業生產分成兩個部分,1部分就是以軍隊屯墾為主的軍隊農場,占地廣闊的農場負責軍隊日常消耗和戰備糧的生產。其勞動力來源1部分是軍人。另1部分則是軍隊家屬以承包的方式獲得部分耕地的使用權,生產出的農產品由軍方統1采購。

另外1部分則是撥給以賒賬的方式為從關內來的移民提供土地,軍方提供農資和農用器械以及土地,勞動者在土地開墾出來後用產品抵償欠款,在欠款還清後,土地歸勞動者所有。

而馬政方麵,李光宗1方麵從歐洲引進英國重挽馬作為運輸工具,另1方麵李光宗也從蒙古引進了大量了蒙古馬和西班牙安卡盧西亞戰馬,並讓兩種馬相互配種,作為將來騎兵用戰馬。

同時為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李光宗還通過關係和蒙古貴族達成1項協議,即用種馬和資金換取對方的草場使用權和人手。畢竟,對於馬上民族來說,好的種馬是比金子還珍貴的存在。

……

除了工業建設和經濟建設外,最重要的戰備建設李光宗也沒有放鬆。

北洋武衛軍仍需要擴編,畢竟這支軍隊不僅是李光宗在國內立足的根本,更是將來抵抗西方列強入侵的1支重要力量。

在出售了大量的老式武器之後,李光宗就開始準備為6軍的武器革新做準備。並且為了保證後勤的通暢,李光宗還成立了專門的總後勤部,統1負責全軍的補給調度,為了在緊急情況下能保證運力。李光宗還將鐵路納入到了戰時軍管體係中,1旦有事,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軍事需要。

而除了正規軍以外,大力建設類似於民兵的準軍事組織也是十分重要的,套用後世的說法就是武警加預備役,這些預備役可以隨時用於彌補前線兵員的不足。

對於這些預備役,李光宗的要求則比較低。

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不脫離生產的情況儘可能的提高作戰素質,而1旦開戰後,他們將負責維護地方治安,必要時也會上戰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