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天津密約(1 / 2)

日本人還是十分有效率的,尤其是到了事關生死的關頭,僅僅3天後,由伊藤博文和井上春光帶領的日本代表團就啟程駛往天津,而當他們抵達天津後,他們見到了1個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人物,李光宗居然也在天津!(自從接手東北防務之後,李光宗大部分時間都在盛京)就好像知道日本代表團會來1樣!

於是,甲午戰爭後,北洋與日本官方的第1次密會正式拉開了序幕!

“我們又見麵了,光宗君!”1見麵伊藤博文便恭敬的開口道。

“叫我李光宗就行了。”李光宗擺擺手說道,他對於日本人的這種稱呼很不感冒。

“我知道你們此次來天津的目的,我也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北洋可以協助日本參加對俄作戰,但有1個條件。那就是在此次作戰中,日本海6軍必須全權聽從北洋的指揮,並且在戰爭結束後的利益商定中,北洋也要占大頭。”李光宗用1種不容拒絕的語氣說道。

李光宗的強硬態度大大出乎日本方麵的預料。這次談判與其說是協調行動,更不如說是北洋方麵對日本政府行動的指示!

這大大刺激了伊藤博文的自尊心,而更讓對方難受的是,日本偏偏在這場談判中沒有太多的底牌可以打!

英國人對日本確實很夠意思,儘其所能的為日本提供各方麵的幫助,但是英國人可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英國人有1個底線,那便是自己的投入必須物有所值,即使對於盟友來說,讓利性質的商業交易也十分的罕見。

日本從英國新訂購的裝巡售價高達75萬英鎊!而這個價格如果換成北洋的話,足夠可以在德國訂購1艘戰列艦了!其次,英國人講究製衡,這個原則從維多利亞時代就開始了。而現在,在遠東,英國人用北洋平衡俄國。又想用日本牽製北洋。

英國本身又不想和俄國發生直接衝突,這就使得英國對日本的援助力度要看北洋的意見。畢竟製衡俄國才是目前的第1要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